开题实践报告(合集9篇)

  相信大家都明白,实践是在日常生活中打开理论宝库的关键。当我们需要撰写报告时,必须注意报告语气的得体性,不要包含无关事项。或许你正在为如何撰写报告而苦恼,但不用担心,音乐热评网编辑精选了这篇“开题实践报告”,希望能给您带来帮助,愿您阅读愉快!

开题实践报告【篇1】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课题研究的背景

  面向21世纪的数学教学,我们的教学理念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小学数学生活化的研究开题报告。”同时,我们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还指出:”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数学活动经验”。

  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对数学的认识不仅要从数学家关于数学本质的观点去领悟,更要从数学活动的亲身实践中去体验;数学发展的动力不仅要从历史的角度来考量,更要从数学与人和现实生活的联系中去寻找。这充分说明了数学来自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如何把数学教学生活化,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化抽象的数学为有趣、生动、易于理解的事物,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其实是源于生活且无处不在的,数学的学习就是建立在日常的生活中,学习数学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体现生活。

  数学学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数学课程标准》在关于课程目标的阐述中,首次大量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从而更好地体现了数学学习对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要求。

  2、数学教学现状。

  近几年来,我校开展了”小组合作学习””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研究”等课题研究。在客观上已具备了一定的研究条件。为本课题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实际数学教学中还经常存在与社会,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脱节的现象,主要体现在:(1)目标上更重视数学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达成,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2)内容上过分拘泥于课本,忽视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有机结合起来。(3)教师在教学方式上忽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忽视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意识和兴趣,忽视让学生活泼、主动地学习。(4)练习时以反复的强化为主,以至学生的作业量过多,课业负担过重,忽视了数学的实用价值。(5)评价上对书本知识、运算和推理技能关注较多,对学生学习的态度、情感及实践能力关注较少。

  3、研究的意义

  我们试图在新课程理论的指导下对这一方面进行有效的探索。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兴趣,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生动素材引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让学生形成善于从数学的角度,用数学的语言、知识、思想方法去描述、理解、思考和解决各种现实问题的心理倾向性。应用与拓展学习的数学理论,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去生活,使人人学到有价值的数学。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带动本校的新课程改革,转变教师教育意识是本课题实施的前提,对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有进一步的认识,寻找学生生活中的数学,能从现实生活中提取有用的数学知识,以此来调动学生课堂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数学”真正成为学生生活中的数学,也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学习数学的目的性,并能在生活中灵活地运用数学。并通过参与一些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张扬学生的个性,使他们的数学素养得到真正的提高,为他们今后能进一步学习数学打下基础。

  二、研究的目标

  (一)总体目标:

  ”数学生活化”,即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生活的研究就是进行二者之间如何相互促进从而达到培养创新性的现代人才的研究。

  本课题试图通过”生活─数学─生活”的实践过程,将现行教材中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还原为取之于学生生活实际、并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数学问题,把学生生活与数学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让学生真实地感受、理解、掌握数学思想、知识技能的形成过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生活能力协同发展,培养学生能数学地分析、解释、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应用能力及运筹优化的意识和创新精神,开题报告《小学数学生活化的研究开题报告》。

  (二)具体目标

  1、使参与课题研究的学生能高效的利用生活中的数学知识进行自主学习,最终能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凸现个性,并能主动、全面、和谐地发展。

  2、使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能得心应手地利用生活中的数学知识进行创新性备课、上课、辅导、乃至测验,使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升华、完善自我。

  3、使参与研究的学校能够形成自己的能保证师生运用生活中的数学知识进行教育的保障措施,使学校的教学质量能得以提升。

  三、研究的内容

  1、研究和形成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一般操作模式。

  2、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参与),

  3、探索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

  四、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原则

  课堂教学应以”儿童生活世界”为活动背景,以儿童原有的生活经验为生长点,使儿童主动参与,自主发展。

  1、整体性原则:即要把课堂教学与学生身心素质各方面看作是一相互联系的整体,使课堂教学与社会、家庭、学生生活形成一个相互协同的整体。

  2、师生合作性原则: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本质是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成为生活和自我发展的主体,而学生的主体性发展,首先决定于师生关系的性质,因此,在实践中,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尊重、理解、相信每一个学生。和学生建立起真诚合作的师生关系和教学关系。

  3、自主创新性原则: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学生的自主,就没有学生的创新,学生的个性就不可能发挥。要激发起学生自主与创新性,就需要教师在正确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努力发挥自己的自主性,创新性。

  4、生活实践性原则:课堂教学要和现代社会生活发展和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在教学过程中,贯彻”教学做合一”的思想,通过加强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和生活实践,把教育教学要求转化为学生的素质,提高生活实践的能力,培养和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和习惯。

  五、完成课题的条件和可行性分析

  本课题关注学生的需要、强调课堂教学与生活相结合,符合现代化教育发展趋势,符合国家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的要求,符合当前改革的实际需要。

  本课题查阅了大量有关的研究成果资料,所以理论依据较为充分,方案设计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国内外关于此类课题的研究和实践,已经取得了一些颇有价值的成果,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我校通过多渠道的培训,加之教师自身的努力,具有一支观念新、素质高、上进心强的教师科研队伍。他们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我校建有先进的多功能网络教室,为课题研究提供了资源保证。

  六、研究方法和步骤

  (一)研究的方法

  1、文献资料法:认真学习建构主义理论、现代认知心理学、新《课标》等一些理论或文件精神,通过对国内外有关教学生活化、课内外结合等文献的收集和研究,使课题研究的内涵和外延更丰富,更明确,更科学。争取在现有研究水平的基础上有提高和突破。

  2、问卷调查法:

  在实施课题阶段,对被实施此课题之前的本校学生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进行调查研究,用以了解学生的数学发展现状与发展需求,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并根据调查结果有针对性采取相应的策略与手段。

  3、行动研究法: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勤于将自已从课题研究中获得的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反思、修正、再实践逐步积累经验。在实际的教育教学环节中,通过个案分析和作品分析等,对个体的发展进行跟踪调查,及时改进研究措施。

  4、经验总结法:

  在教学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课题研究重点,随时积累素材,探索有效措施,总结各阶段的得失,不断调节研究步伐。寻找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提高学生实际运用、实践能力的方法。

  5、个案分析法:重视对数学生活化的的案例的分析,从中寻找课题进展的突破口

  课题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xx.1–20xx.6)

  1、申请立项,组建课题研究小组。

  2、查阅文献及调查了解。

  3、制定课题实施计划

  (二)实验阶段(20xx.9–20xx.12)

  1、课题组按照操作方案初步实施研究。边实验边思考,边学习边总结,不断完善研究方案。

  2、收集资料,集中辅导学习。

  主讲内容主讲人

  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概念和理论依据王新甫

  数学生活化研究的现状及存在误区沈宗标

  数学生活化研究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陈玉红

  数学生活化研究着重培养学生哪些技能?从哪些方面入手?

  王新甫

  3、定期开展研究活动,着力研究数学生活化的操作模式。

  负责人

  数与代数杨艳、郝玉

  统计与概率吕春红、吴晋、

  空间与图形周科源、郝名华

  4、整理实验材料。

  (三)总结评定阶段(20xx.3–20xx.6)

  1、总结评价,验证假说(终结性对比测试)

  2、反复验证,理论升华(终结论文)

  七、预期创新点

  通过研究,引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教学设计要充分展示学生思维过程,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方法,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通过研究,让学生经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和用数字、符号、图形描述现实生活的过程;通过研究,让学生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和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通过研究,让学生成为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明智使用者,学会在实践中数学地提出问题,用数学的思想、知识技能和方法,分析、解释并解决一些简单的现实问题。

开题实践报告【篇2】

  一、研究现状述评。

  我区现存不同层次的学校近一百所,各校的综合水平强弱分布不平衡,学生差异面较大。在教育教学改革的浪潮后,转岗成为英语教师的人较多,形成师资水平差参不齐,从而造成各校教学水平差异大。新教材改革后,教学内容深、密度大、知识广,对广大英语教师的专业要求较高,对教学、教研活动的要求更多广。广大英语教师面对教学任务繁重,对教学教研活动难以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传统的教研模式,形式单一,不能满足新时代、新课程的教学要求,不能更快、更有效地处理各种教学中的突发性问题。

  广州市一些兄弟区英语科在开展网络环境下教师协助研究有了一定的理论研究成果,对于教师专业发展支持平台也有一些探索性实践,我们不仅着重探索从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开展有效的英语课堂模式、探索网络环境下的有效的教研活动模式,还乐意研究建构一种人文关怀、丰富生活、开阔视野的角度去体验英语教师的生活的意义和工作的价值,陶冶教师审美情操和健康的心理,从而使我们的工作的生命之树常青。

  二、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随着校园网络的开通,为广大师生和学校实现了教育、教学网络化,促进了教育教学的提高。为此,区内的教学、教研活动也应充分利用网络环境,形成具科学性、实效性、可操作性的网络教研模式,为广大师生提供实效性更大、可操作性更强的教研的途径。

  三、本课题研究的目标:

  研究目标:将网络技术作为促进英语教研改革的物质条件,探索一种适于英语教师交流与互动建构的教研模式,为英语教学提供有益的经验。探索应用网络技术,在促进英语交流与互动建构时的技术条件,作用方式与实现途径。

  引领型的网上学习组织,在教研员,学科带头人的组织、策划和引领下,开展网上教研活动。

  自发型的学习群体,教师之间专业与情感交往、同伴互助、展示自我提供广阔空间,特别是为中青年教师提供了更多的话语权,能实现更充分、更广泛的知识共享和协作。

  四、本课题研究的内容、研究假设和创新之处:

  (一)在网络环境下,更新教师的教学、教研理念。教育科研必须以教师发展为本,必须确立教师在教育科研工作中的主体地位,让教师成为科研的主人,通过科研来培养教师、提高教师素质,为教师的自我发展、价值实现服务。正是因为当前教育具有多元性,传统的教育理念已经难以满足教师和学生的学习要求,要高效、高质地完成教育任务,就要依靠现代化先进的信息技术,具备现代化的教育工具,学习新的知识理念,掌握有效的途径进行教研学习,让新的教研理念深入人心。具体的做法:可定期上传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和指导思想,组织教师学习,并让教师们写写学习的体会。

  (二)在网络环境下,探索科学的教研管理体制,形成教研网络。虽然网络是一个虚拟的环境,但我们要为广大教师创设浓厚的教科研学术氛围,鼓励教师进行网络教研。1.由于在网络教研的教师分别来至区内的不同学校,在组织管理上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可以制定教研考勤制度(每所学校和教师都要成为网站论坛的会员,并附予帐号,每次教研活动检查是否参与。)2.为增强教师们的教科研意识,提高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会制定教研奖励制度。如定期在教研网站上发表评论看法,写下自己的教研心得体会,对做的好的老师进行表扬,如:参与网络教研的次数,组织各校开展教研博客的设计、维护及应用等,上传优秀文章的篇数,精华帖子的数量,论坛发表篇数等,评选网络教研之星、网络教研积分子、优秀网络教研博客等。3.为促进各级间、各层次间、各学校间、教师间、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可为专家组、教研员、校长与教师、学生间创设网络交流环境,与网络同步同时为各所学校的教师探讨、指导教育教学问师。还可以采用新老教师结对子的方式,利用新教师的活力结合老教师的经验形成优势互补,可将网络教研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初拟以下三种网络交流模式:1、发展区教研员--学校--教师间的联系;2、发展专家—教师间的联系;3、发展教师—教师间的联系;4、发展教师—学生间的联系。以上四种模式可通过教研网站留言、论坛交流等形式实现。

  (三)在网络环境下,优化、整合全区的教学、教研资源和资讯。一个区的教研工作与一个学校的教研工作不同。在一个学校里,老师们很容易走到一起进行研讨。但在一个区里,就没有这么方便了。但学校教研和区教研相比,劣势也很明显,资源比较单薄,尤其是区里的薄弱学校。而网络教研,就消除了两方面的劣势,一个区的老师,甚至是区外的老师,借助网络走到一起十分方便。而且有利于优化、整合全区的教学资源。具体做法:1、分组、分级、分学区,开展网上集体备课。2、推广、分享优秀教学经验(教学课件、教学案例、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总结等)。3、推广、分享优秀学生作品等。4、推广、传播最新的教学的信息和资讯(通知等)。5、推广开展各种赛事、活动的网络报名、投票,并能即时呈现、查询各种活动的参与情况。天河部落这网站也有博客这部分,但是并不是每一位老师都拥有一个博客,我们希望我们的网站能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博客,每位老师都能分享自己的教学成果。

  (四)在网络的环境下,探讨有效的教学策略。网络论坛的特点是能为我们提供一个同步的讨论交流的平台,在思维的碰撞中,探讨教学策略。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我们英语教师难到种种的困难:要研究新的教材、要学习新的理念,要探讨、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要改善教学方法,同时还要负担着沉重的教学任务和学习任务。为此,区的教研工作更应以教师为本,紧随教改的步伐,提供一个与时俱进、研讨实效的网络教研空间,与广大英语教师一定探讨新的教学策略。具体分以下几部分开展研究:1、研讨教材。2、探讨教法。3、探索评价方式。4、公开课例分析与评价。

  (五)在网络的环境下,研究、学习支持网络教研的软件和网站的使用。中央电化教育馆馆长宋成栋说过;现代教育技术真正发挥作用、必须依靠教师,要形成一支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具有较高业务能力的教师和管理干部队伍。区开展网络教研,会先组建一支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网络教研组,该成员定期收集、整理网络教研的资料,创建及维护支持教研的网站。另外,为了让更多的英语教师能熟练地运用网络技术,推进网络教学和教研工作的开展。我们将定期开展学习讲座:如:电脑系统基本知识、局域网应用知识,病毒的防病毒措施,文件上传、发布的技巧,教研论坛和网站的结构、功能认识等。

  五、课题研究思路、研究的方法:

  (一)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座谈会、网络研讨等形式了解教师们对教学方面需要帮助解答的疑难,了解教研活动更实效的形式,了解老师的电脑网络技术水平,了解老师对网络教研活动组织形式和内容的建议。

  (二)行动研究法:所谓行动研究法,就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研究,就是要创造地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行动研究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和途径,起源于美国。所谓行动研究,其特点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实践,并对实践进行不断的反思,通过计划,实践,观察,反思四个步骤进行。前两步是实践阶段,与正常工作任务一致,后两步是反思阶段,对实践的结果进行观测,看任务完成得如何,然后寻找得失原因,制定出对策,以便指导下一阶段的实践。通过结合我区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开展网络评课、网络集备、网络资源共享、网络报名、网络理论学习等研讨的实验,并做好及时的总结反思。

  六、课题技术路线和研究步骤:㈠准备阶段(20**.1-20**.10)尝试开展网络教研活动,了解、总结教师参加活动后的态度和意见,收集网络教研中遇到的问题,不断吸收、整理教学工作和网络教研活动中最需要处理的问题。了解各所学校开展网络教研的能力及水平。组织教师学习有关网络技术、电脑技术及教学理念。

  ㈡研究和实践阶段(20**.1-20xx.3)研究研究在网络支持的环境下分享、交流教学心得、经验,开展课例评课和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信息等教研活动的组织模式。探索建构网络教研的途径:建构教研网站,学习网站的基本结构与内容框架,学习网站的功能特点与活动方式,学习支持新型教研模式的网络软件。

  ㈢总结阶段(20xx.3-20xx.9)收集整理资料,撰写研究报告、结题。

  七、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和基本条件和保障

  (一)研究工作基础

  本次课题组负责人赵诺嘉是海珠区教育发展中心小学英语科教研员,一直致力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研究,曾指导多所学校主持课题研究,她所主持的网络教研课题获省二等奖;另一位负责人曾敏莹是学校的英语科科组长,在英语教学和科研工作中有一定的经验,她撰写的《巧用课堂评价,让学生并发学习激情》获得广州市中小学第三阶段教学设计与实施活动发展性教学评价研究论文三等奖,《浅谈对新教材的整合运用》获得第二届学英语报杯广州市小学英语教师论文一等奖。两位负责人设计的课题《在网络环境下的小学英语教研》通过了广州市小学英语教研会科研课题的审批,并被立项为重点研究项目。本课题组成员都是区内英语教研的骨干教师,他们的英语教学教研能力和网络技术水平较强。他们有志于研究教育实践,有强烈的科研热情,并渴望通过研究实现自己的专业成长。我们的研究和实践得到省电教馆专家陈文红、李杭州老师、区教研室张惠顺老师的大力支持,区内先进的校园网络、各学科网站、各学科资源库、一批科研活动爱好者也为课题开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二)时间保证

  本课题研究计划三年半内完成。广泛吸收国内外教育专家们的丰富教育教学经验和结晶,努力把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深入教育教学实际,大胆探索、创新,使整个研究建立在客观显示的基础上,突出其实效性、可操作性及推广价值。

开题实践报告【篇3】

  【活动背景】

  经过近二个月的选题与制定小组研究方案,所制定的方案是否科学、可行,需要进行科学论证。通过开题会,让学生明白:一个科研项目的开展,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为了避免研究的盲目性,必须对选题以及课题研究方案进行科学论证——即这个课题选题是否有意义,有价值,是否具备了开展的条件,课题方案是否科学、合理、可行,能不能做下去,达到预期的成果,需要论证。如果选题没有价值,或不具备研究条件,就要重新调整方案,甚至重新选题。

  【活动目标】

  1.让学生了解开题的目的意义以及开题的一般程序;

  2.让学生体验开题的一般过程,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初步掌握答辩技巧,并进一步加强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3.初步学会对一个课题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进行提问、评价。

  【课时安排】

  用3~4个课时来完成开题,每次3个课题组进行开题陈述以及答辩,每个小组开题的时间控制在10分钟。

  【活动程序】

  (一)学生主持人介绍评委(由学生评委与老师评委共同组成)以及开题程序。

  (二)以组为单位进行开题。

  1.开题陈述。由各课题组组长对本组的课题方案进行陈述。

  2.提问。由评委以及其他学生对课题方案进行提问(2~3个问题)。

  3.答辩。由各课题组成员对评审专家的提问进行答辩。

  4.评分。由评委以及在座的学生对课题方案进行评分。

  (要向学生说明:70分以上的课题方案才予以通过,可以立项,目的在于让学生认真对待开题)。

  (三)指导老师总结讲话

  【活动反思】

  如何让学生耐心倾听以及学会提问,是本节课成功的关键,尤其是当各组研究方向不一致,缺乏共同话题的时候,如何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尤为重要。因此,很有必要设计一些事情让学生参与其中,使之“有事可做”,比如,设计一个记录表格,包括发言小组的题目、你准备提的问题以及对这个组的研究方案进行简单评价、打分,等等。课后要把表格收上来进行登记。通过这个表格记录可以促使学生耐心倾听、深度思考,避免部分学生游离于课堂之外,同时,通过表格的回收,让老师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听课状况。

  附一: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开题会主持人用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从开学第二周开始,我们开始了一门全新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从选题、文献查阅到制定课题方案,我们经历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目前,各研究小组已经确定自己的研究课题,并制定了初步的课题方案。我们准备用2-3节课时间举行开题会,来对大家的课题研究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以及价值性进行一个论证,以确保课题研究的有序进行。本次开题会我们成立了评审委员会,成员由4位指导老师以及3位同学组成,他们是:我们的生物老师——李薇老师;我们的历史老师——李芝老师;初二年级的生物老师——崔作辉老师;陆天傲同学的爸爸,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系教授、博士——陆先生;还有杨丽楠、张澜、胡丹同学。我们还特别推荐何壁伟、张雅晨作为工作人员。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他们表示欢迎和感谢。开题会的程序:

  (一)开题陈述。由各课题组组长对本组的课题方案进行陈述。

  (二)提问。由评审委员会的专家对课题方案进行提问。

  (三)答辩。由各课题组成员对评审专家的提问进行答辩。

  (四)评分。由评审委员会的专家对课题方案进行评分。

  说明:评分是将7个评委,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取平均值。70分以上的课题方案才予以通过,可以立项。

  下面,开题会正式开始。今天进行开题陈述和答辩的小组有:郭安琪小组的《温度对鱼的呼吸频率的影响》、陈邵宇小组的《蚂蚁的生活习性》、黄静敏小组的《木乃伊的制作》、胡柽小组的《踢足球对中学生自信心理的影响》以及卢颖娟小组的《兔子的生活习性》。

  首先请郭安琪小组进行开题陈述。

  请评委提问(提2-3个问题,其中一个问题由老师提问,一个由评委中的同学提问,一个由其他同学提问。)

  请课题组成员答辩(要等3个问题都提问完了再统一逐个问题答辩)。

  请评委打分,工作人员计算平均分。

  下面由陈邵宇小组进行开题陈述。

  ……

  最后,请李薇老师对今天开题的五个课题方案进行点评。

  主持人宣布获得立项的课题组。

  (结束语)

  对通过开题的课题组表示祝贺,有个别组的课题方案虽然未能获得通过,希望不要灰心,小组同学再深入研究,调整思路。经过这次开题会后,同学们应该对自己的课题如何开展研究有了一个明确的’工作思路。希望同学们再接再厉,完满地完成课题研究。其实,我们有很多小组的课题方案都做得非常好,还有个别同学是独立研究人,因为时间关系,今天只能选取5个小组开题,我们下一周同样时间再见,希望其他小组做好准备,相信你们的表现将更为出色。

  附二:指导老师在初一(1)班综合实践活动开题会上的讲话

  20xx年4月16日

  同学们,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综合实践活动的开题会。我先考考大家:为什么要举行开题会?(一个科研项目的开展,要投入人力和物力,为了避免研究的盲目性,必须对选题以及课题研究方案进行科学论证。即这个课题选题是否有意义,有价值,是否具备了开展的条件,课题方案是否科学、合理、可行,能不能做下去,达到预期的成果,需要论证。如果选题没有价值,或不具备研究条件,就要重新调整方案,甚至重新选题)。

  开展课题研究,参加开题会,对于在座绝大多数同学来说,应该都是你们人生中的第一次。刚才,五个小组的同学都表现得很好,各有特色:有的风趣幽默,有的严谨细致,但课题方案都很规范,答辩也很机智,很有科学家的风范。也许你们今天的选题还显得比较稚嫩,没有很多的创新性,但你们像一个科学家一样经历了一个完整的科学研究过程,这就是一种收获,一种成长。我相信,我们坚持每年开展1-2个课题研究,等到高中的时候,你们的独立研究能力将有很大的提高。再过20年、30年,在你们当中一定会形成能傲视同行,在学界产生影响力的科研成果(说不定你们的论文或研究报告会刊登在美国的科学杂志《自然》,在你们当中产生长江学者、甚至是诺贝尔获奖者)。老师期待着!

  谢谢!

开题实践报告【篇4】

  《劳动教育理念下小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一)研究问题

  1.宏观意义

  新时代劳动教育肩负建设新时代教育发展道路、治理劳动教育异化的历史使命和任务。近年来,随着政策文件的发布和各类教育行政手段的推进,学校普遍意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劳动教育实践在中小学蓬勃开展,发展势头迅猛,劳动教育实施的途径也日渐丰富。

  实践表明,志愿服务活动不仅可以强化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培育青少年的公共服务意识、爱国情怀,还能与劳动教育互促互进、相得益彰。探索以志愿服务活动为途径,推进劳动教育,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2.现实问题

  随着xx年北京奥运会、xx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等活动的举办,志愿精神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兴起,小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还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志愿服务活动就在我们身边,但是根据我校的情况,关于志愿服务活动,我发现了以下几个问题:

  (1)参加志愿服务,人数较少。

  无论是校内还是校外,主动参与志愿服务的人数较少。每次当需要学生进行交通路口的提醒、捡拾社区垃圾、摆放共享单车等志愿活动时,我们鼓励学生踊跃报名的时候,班级里举手的学生寥寥无几,最后因为学校对班级参与人数的最低限制,不得不指派一些时间充足的同学参加活动。

  (2)部分志愿服务活动流于形式。

  很多志愿活动都是学校因为应付检查的需要临时通知我们组织学生参加,于是我们教师也总是单独挑选一些学生,去学校附近的社区和商场、街道进行志愿活动,然后让学生在进行服务的时候,注意面部表情和姿势,拍摄几张照片,就组织学生返回学校了。

  (3)志愿服务活动组织无序。

  即使是个别有计划开展的志愿活动,在志愿活动开展的过程中,现场凌乱无序,有的同学交头接耳,有的同学追逐打闹,有的同学仅仅是做个样子,真正进行志愿服务的学生寥寥无几。

  (二)原因分析

  结合访谈的结果以及相关文献的学习,总结原因如下:

  1.对志愿服务活动认识不足。

  学生层面: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厚,娇生惯养下的孩子劳动积极性不高;另外,学生在进行志愿服务时,只专注活动形式是否新颖,是否符合自己的兴趣。

  2.学校没有成立专门的志愿服务活动组织。

  学校工作繁杂,教师忙于教学,无暇顾及志愿服务活动。学校志愿活动一般由班主任带领进行志愿活动组织与实践,为了完成任务而为。往往是草草了事,无目的、无计划,并且形式较为单一,以捡垃圾、红绿灯文明监督等较为简单的活动为主。在一定程度上达不到培育人的良好效果。

  3.部分活动组织具有临时性,没有计划,活动形式单一,内容不够丰富。

  学校缺乏对劳动教育课程的统筹协调和整体安排,以单一主线(理论教育)为主要的活动方式,落实劳动教育的实践活动方式局限于课堂或校内,以手工劳动与生活技能的讲解与锻炼为主要内容。

  二、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综述

  劳动教育是教育界关注度比较高的教育方式,近年来来以“志愿,服务”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共可搜到相关文献两千多篇,包括期刊、硕士论文、报纸文章以及会议论文、图书,其中与本研究相关性较大的有186篇,笔者选取了其中的20篇进行重点总结。研究者主要从劳动教育的内涵、劳动教育的调查现状以及劳动教育的原因和实施劳动教育的途径四个角度对学生劳动教育进行探究,研究成果丰富。

  对于劳动教育内涵的界定多从课程体系进行界定。熊来平在《深刻理解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中提出,劳动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教育观的重要内容,劳动教育不仅创造财富,而且对于塑造人的身心健康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对于劳动教育的现状,孙晋超,王萍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受到应试教育和各种社会不良观念的影响,劳动教育“在学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软化,在社会中被淡化”成为不争的事实。

  关于劳动教育的原因,范卿泽在《努力形成劳动教育协同育人格局》中强调劳动教育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

  而实施劳动教育的途径方面,周敏、刘峰提出学校、家庭、社会,携手向前,形成“家校社”合作开展劳动教育的局面。学校在开展劳动教育时要进行系统的规划、可操作性的指导以及积极的评价。转变家长观念,达成共识,形成家校合力。社会弥补在学校教育、家庭实践中无法操作和体验之缺,有助于学校劳动教育持续、全方面开展。

  也有研究者认为,从学生自身做起,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培养他们的志愿服务技能,将志愿服务理念普及到生活和学习中去,使志愿服务成为现代教育的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学界对于学生劳动教育的研究呈现出多角度、精细化、针对性的特点。对于学生劳动教育多是从宏观的政府、社会、学校层面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劳动教育起到了推动作用,但难以真正从根本上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而学界从志愿服务的角度探究提升劳动教育的文献较少,因此在实施劳动教育宏观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学生自身做起,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主要途径的角度出发,来提升学生的劳动实践技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课题将从推进学生劳动教育的角度研究,以志愿服务为主要途径,探究出组织志愿服务的方法路径及志愿服务活动中劳动教育渗透的实施策略,让学生在实践中养成劳动习惯,能主动投身到志愿服务活动中,为实施新时代素质教育提供有力支撑,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研究目标

  1.通过调查问卷、访谈法等形式,对学生对志愿服务活动的认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问题,总结原因,为通过志愿服务活动提升劳动教育提供参考的依据。

  2.通过劳动教育课、班会课等形式宣传志愿服务活动的意义,探索出提高学生对志愿服务活动认知的方法和途径,增强学生对志愿服务活动的认知。

  3.探索组织组建志愿服务队伍的方法,完善活动秩序。逐步提升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实践中养成劳动习惯,学会劳动、学会勤俭。

  4.通过文献学习和资料整理,并结合本校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出志愿服务活动在劳动教育中的具体策略,为其他年级学生劳动教育提供可参考材料。

  四、研究内容

  本课题主要从做志愿服务这个角度,结合学校目前志愿服务活动方面存在的问题,因此研究内容设置如下:

  1.X校五年级学生对志愿服务活动的认知情况现状调查

  2.X校五年级学生对志愿服务活动的认知不足的归因分析

  3.X校五年级组建志愿服务队伍的方法

  4.X校五年级学生志愿活动中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的探究

  五、研究方法

  在研究过程中,本课题以行动研究为主。在研究的过程中运用课堂课下相结合的手段,以“志愿服务”为实践途径,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提升学生的劳动观念,同时运用的研究方法还有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研究法。

  1.问卷调查法

  在研究初期首先对研究对象发放问卷,获得本校五年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数据调查报告,通过报告合理选择相对应的班级在试点教室进行课堂教育,同时跟社会机构、单位进行合作,增加学生的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机会,观察学生各方面行为表征变化。最后课题结项阶段,再次使用问卷形式进行二次数据采集。

  2.访谈法

  在研究的前期通过教师访谈法获得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情况的初步调查结果,研究中期至研究结项期间通过对学生进行个别访谈,访谈的过程中通过倾听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看法,观察学生行为的表征,获得学生对劳动认识的数据。

  3.文献研究法

  通过阅读分析志愿服务劳动教育相关的文献,了解当前志愿服务活动在学校劳动教育这方面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运用做志愿服务的活动增强劳动教育,从而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探索志愿服务途径下增强劳动教育的具体方法。

  4.观察法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参与志愿活动时的言语、表情、动作,以及在课下劳动的表现,了解存在的问题,在掌握比较详实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正确的分析与研究。

  5.行动研究法

  为行动而研究,在行动中研究,由行动者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利用课堂课下结合的手段不断进行教育实践,持续观察学生行为表征和心理表征的变化,及时记录研究数据,使研究在行动中得到深入,最终收到劳动教育的实效。

  六、课题创新点及其研究价值

  (一)课题创新点

  1.新时代劳动教育肩负建设新时代教育发展道路、治理劳动教育异化的历史使命和任务。微型班会较之主题班会,问题切入点小,简单易操作。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开展微班会,能更好地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教师的指导性,时间上的灵活性教育的及时性、解决问题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2.对于一些学生的行为问题,需要长期不间断地进行德育,从而转变学生的行为,本课题也试图探索出一个系统化的微班会德育策略,从而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不断提高。

  (二)研究价值

  课题组老师将会将在实践中探索出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方式、适合小学生参与的志愿服务活动内容、活动形式,促使志愿服务活动有序化,常态化,让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成为提升学生劳动技能的途径之一。同时通过课程、活动的参与,提升学生主动参与劳动的意识。

  七、课题研究条件与保障

  (一)课题研究条件

  课题组负责人袁凯歌,学校骨干教师,xx年9月参加工作,一直从事小学语文兼班主任工作,具有多年的教学及实战经验,参与的课题《小学低段微班会的探索与实践研究》成效显著。

  课题组成员张欢欢,学校骨干教师,《小学中段语文口语交际课堂中游戏化教学环节的研究》获得郑州市教育科研重点课题一等奖;指导的中小学研究性学习《我们的书包为什么那么重》荣获郑州市一等奖。

  课题组成员郭柯,语文教研组长,年轻有为,工作第二年时,一师一优课《枣核》荣获部级一等奖。

  (二)课题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

  (1)学校教科研氛围浓郁。教育教学或者班级管理中出现问题,学校教师都会将问题当做课题进行分析、研究、解决,从而积累经验,增长教育智慧。

  (2)课题研究小组分工明确,协同合作,有序高效地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2.研究资料

  学校购买了大量教育教学管理的相关书籍,教师可以进行借阅浏览;同时通过阅读书刊、网络资源等多渠道结合,及时了解与课题研究的相关信息,从而提高课题的研究成效。

  3.物资保障

  我校领导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保障,并且在组织上、制度上规范课题的运作,鼓励教师放手大胆进行课题研究。

  八、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袁凯歌:主持人整体负责、把握课题研究方向,组织协调课题组的相关活动,总结课题研究中的问题,最终形成课题实践成果。

  张欢欢:组织志愿服务活动,负责志愿服务活动的策划及实施。

  郭柯:组织开展劳动教育课、班会课上课后的教研、问题分析以及策略研究。

  常雯瑶:调查问卷、文献等相关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薛晓杰:负责搜集理论资料,对课题进行理论指导,对学生进行志愿服务行为的观察、记录、反馈,并将研究成果形成书面材料。

  九、研究计划

  (一)准备阶段

  1.完成课题研究方案:课题组成员进一步深化和讨论,做好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准备工作。

  2.确定课题研究方案:构建课题目标,明确研究内容,确立研究方法,制订实施方案。

  3.设计课题研究调查问卷和访谈形式,开展课题研究问卷调查工作,做好数据统计,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实践基点。

  (二)实施阶段

  1.实施课题研究方案。

  (1)发放小学生对做志愿服务看法的情况调查问卷、父母对学生做志愿服务看法的调查问卷等,老师对学生做志愿服务提升劳动教育的问卷等等,分析出本校志愿服务活动的调查报告。

  (2)教师对学生进行课堂教育,明确志愿服务的职责,做志愿服务活动的意义。

  (3)跟社会相关的机构、单位进行合作,使志愿服务活动能够真正走进社会当中,为社会做出服务,做出贡献。

  (4)向家长了解学生课下的劳动表现,并改进方法做进一步研究。

  (5)对实验对象做观察测试。

  2.通过课上、课下相结合,以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为主要活动形式,在志愿服务活动中进行实践,观察、总结反思形成初步的研究结果,进行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3.根据以上情况对结果做进一步分析和研究,查漏补缺进行再实践、观察、总结和反思,逐步形成以做志愿服务为途径提升学生劳动教育的策略方法。

  (三)总结阶段

  1.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整合,撰写研究报告。

  2.认真分析以做志愿服务活动为途径提升学生劳动教育的实践案例,从而总结出更多可实行的具体的方式策略。

  3.课题组认真总结实践结果,以报告形式呈现成果。

  十、预期成果

  1.有形成果

  (1)研究报告。

  (2)组建志愿服务队伍的方法。

  (3)志愿服务活动内容、活动形式、课堂教育案例等各类资料。

  2.无形成果

  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主动性增强。

开题实践报告【篇5】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

  我校《微课在小学综合学科中的应用实践研究》课题,获开阳县县级课题,经领导批准,今天开题,我代表课题研究组,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们汇报如下:

  一、本课题选题的依据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出真知,实践是一切认识的源泉。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形成各种能力和习惯,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都离不开深入扎实的学习实践活动。一切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是各个学科必须遵循的思想原则和客观规律,美国教育家杜威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端,认为学生的学习不应是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而应是主动发现的过程,儿童对知识的学习可采用类似科学家发现知识的过程获得。随着现代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生动的并且容易接受的生活方式和方便有效的学习方式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迫切,与此同时,网络通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及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微”元素也在推动着“微”时代的到来。在教育领域,教师的工作也变得越来越繁重,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集中学习也变得越来越困难,因此方便有效的学习方式成为他们迫切的需求,而微课程的出现恰恰可以满足教师的这种学习需要。因此研究小学微课程的设计原则与方法等相关内容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实践意义。在理论方面,通过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对微课程、微学习等相关概念进行了概述,并在此基础上做出个性化的概念界定。分析了与小学微课程设计、开发与应用相关的理论,提出了与小学微课程设计与开发相关的原则与应用方法等;在实践方面,以联通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同时将理论部分分析总结的原则与方法应用于小学微课程的实际开发应用中,尝试设计开发了适用小学教学的微课程案例,把设计的案例微课程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并对应用效果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进行了调查并做了相应的分析。

  二、本课题研究的条件

  开展本课题研究具有以下有利条件:

  我校有较为良好的课题研究传统,形成了广泛的课题研究氛围,丰富的文献资料和校园网、互联网,为本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来元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我校有专业的信息技术人员,购买了两台很专业的摄像机,综合组配备了五台电脑,还可以使用学校的其他电脑供老师们学习及微课的制作。课题组成立了课题研究领导小组,成员有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还有充满科研热情的年轻教师,他们都具有较好的研究能力。

  三、本课题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1、观念问题:传统的教学观和教学实践把课堂教学的目的看成是人类所积累的系统知识的传递,把课堂教学的过程简化为教师传授、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这种状况使得理解、体验和实践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课堂教学也因此仅仅停留在知识的

  灌输和记忆上,而没有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如果观念不更新,那就失去了研究价值。本课题必须着力解决教师教育观念更新的问题。

  2、理论问题:教研活动组织课题组全体成员学习系统的微课理念。本课题应在实践中创造不断探索、创新、总结、归纳、概括,形成新的微课理念。

  3、实践问题:如何在这个平台上,创造出符合自己实际的微课模式,需要从实践中不断总结,不切实际地模仿别人,拷贝别人,是不可取的。本课题倡导教师努力进行实践。

  四、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总目标

  制作适合小学各学科课堂教学使用的微课程,参加各种级别的微课程比赛。

  微课程制作突出“小”、“实”、“新”、“效”的特点;根据小学各学科教学的实际情况制作多方面的微课。注重微课的实效性,促进课堂教学中学生层面素养的提高。

  (二)各阶段目标

  准备阶段20xx年03月――20xx年09月:

  由教研组长牵头,带领综合组全体教师确立课题《微课在小学教学中的开发和应用》,准备申报书申报立项研究。

  实施阶段20xx年10月――20xx年12月:

  组织综合组全体教师学习“微课”理论知识,在理论支撑的基础上根据学科特色组织实施开发“微课”,然后应用于课堂教学。

  总结阶段20xx年1月――20xx年12月:

  收集整理“微课”资源,保存于学校资源库,撰写结题报告。研究方法:

  学习制作微课程的制作程序,为优化微课程做准备。进一步认真研读《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根据《标准》中的规定对课程内容进行适当的定位。

  在微课程制作过程中,注重各学科老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合作制作高效实用的微课程。

  学习各学科微课程,学习课程的构思与实际制作的结果,为优化微课程做好准备。

  加强网络学习和交流,研究《课程标准》、学习微课程制作技术为制作精美实用的微课程打好基础。

  五、本课题的前期准备工作

  1、撰写开题报告

  2、召开课题组会议,开题。

  3、制定第一阶段工作计划,制定师生调查问卷。

  4、调查问卷分析,形成综合组课题调查报告。

  5、教师培训,统一认识,更新观念。

  六、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

  以“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制定方案――形成团队――具体实施――方法构建――课程资源――推广应用”为研究思路

  文献研究――通过查阅与微课相关的文献资料,探讨相关理论。

  调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获取研究前后的详细资料。制定方案――研制本校实施“微课”应用实践的规划和方案。形成团队――形成比较稳定的综合学科教师团队。

  具体实施――“微课”课程应用进课堂,研究阶段每位参与制作课件和课题演示都要有成果展示出来,有比较详细的活动过程记录。方法构建――教师在参与研究活动过程中要形成切实有效的方法。课程资源――简历“微课”课件制作与应用实施的课程资源库。推广应用――在实践应用中提升理论,形成成果,在一定范围内推广应用。

  七、预期突破的重难点

  突破的重点是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突破的难点是教育策略和教学方式。

  八、课题研究实施步骤和要求

  准备阶段20xx年03月――20xx年09月:

  1、成立课题领导小组,制定课题管理办法和实施方案,召开课题开题会。

  2、组织调查师生对微课的认识和建议。

  实施阶段20xx年10月――20xx年12月:

  1、组织学习――组织学习微课的理论知识和课件赏识(举行资料交流)

  2、操作设计――学习制作微课件的制作(举行课件制作交流与评选)

  3、实践演练――根据微课应用进行实践(举行经验交流与研讨)

  4、研讨反思――研讨反思实践的过程及效果并在再实践(进行优质选择)

开题实践报告【篇6】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一)课题的提出

  20xx年6月我们制定了一份《小学生作文现状调查问卷》统计表来调查本校学生作文学习的现状,并辅以座谈会的形式,以便进一步了解学生作文学习的实际情况。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发现我校三年级学生作文学习现状比我们预想的还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

  1、作文缺乏浓厚的兴趣

  兴趣是人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是学生活动最直接最活跃的推动力。而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发现学生对作文普遍兴趣不浓,不太喜欢和不喜欢上作文课的学生三(1)班有有33人,三(2)班有32人,占学生总人数的69.9%,不太喜欢写和不喜欢写作文的三(1)班有35人,三(2)班有34人,占学生总人数的74.2%。

  2、学生缺乏习作素材

  在调查中,针对“在作文中,你碰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三(1)班有20人选择缺乏习作素材,三(2)班有17人选择缺乏习作素材,学生对于写作言之无物这这是造成学生作文虚假现象的的主要原因。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古人也云:“夫立言之要在于有物。”我们知道,学生害怕写作文,说是没东西好写,其实也就是缺乏材料。这从调查中“如果作文内容自己没有切身感受,你会选择——”三(1)班的学生有27人选择虚构,三(2)班的学生有28人选择虚构这个答案体现出来。

  3、作文训练形式单一

  在调查中,针对“平时老师出的最多的作文命题形式——”三(1)班和三(2)班的所有的学生都选择了全命题作文。虽然全命题作文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明确了习作的方向,但同时也局限了学生的思维,经常采用这种单一的训练形式,往往会扼杀学生的想象能力。

  4、作文批改意义的丧失

  针对“对于老师的作文批改,你的态度——”三(1)班有20人选择不太在意,三(2)班有17人选择不太在意,两个班一共只有26人选择在意。是的,许多学生在作文发到自己的手时,只轻描淡写地瞄了一下打在自己本子上的作文分数,至于老师对自己作文的修改和评语可能看都不会去看一眼。而许多老师却却为了详批全班几十篇作文,熬了一两个星期的夜晚。所以教师的辛勤劳动对于学生意义不大。

  5、教师指导不得法

  这在座谈会中一半学生对学生的作文指导课不满意可以看出来。我们许多老师可能心中最没数的就是如何上作文指导课,语文教师在作文训练中普遍存在重教法,轻学法的倾向。教师只注意研究作文如何出题,如何批改,如何讲评等,对学生不懂观察生活,不会捕捉生活中可以作为写作题材的人和事,对作文存在害怕心理,缺乏写作方法等问题,却很少加以研究。“师授作文”的模式,在农村小学根深蒂固,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仍沿用“教师出题——学生作文——老师批改——教师讲评”这种陈旧的教学模式。由于教师指导不得法,这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抑制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6、作文训练量小

  在调查中,针对“一学期中,课外作文训练的次数——”三(1)班学生1—3次的有40人,三(2)班选择1—3次的38人。从这个回答可以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学生的作文训练量偏小,重课内轻课外。大部分教师的作文教学还是封闭型的。一学期下来,除课内作文以外,很少让学生到课外生活中观察、练笔。作文是一种能力,能力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才能形成,有的教师只让学生完成教材安排的课内作文练习,课外作文量几乎等于零。练习的量太小,形式又单一,学生作文能力难以得到培养。

  从以上调查分析可以看出:我校三年级学生在刚接触作文时间不长的情况下,对作文的兴趣不浓,许多学生甚至已经对作文产生了畏惧的心理。由于缺乏亲身经历的习作素材,许多学生开始写虚假作文,一旦养成习惯,学生的童真、童趣都会为之扼杀。所以,让学生的作文“言之有物、言之有情”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针对上述现状,我们认为要使学生的作文真正做到“我口言我心”,做到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我们可以大力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开展适应农村小学实际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飞出单一、封闭的课堂,接触自然、社会,在广阔的天地中学语文,用语文,让作文回归其本体功能——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写作,让农村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习作提供肥沃的土壤。基与此,将“让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成为作文教学的沃土”课题就在这样的思考土壤里萌芽了。

  二、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

  1、进一步更新农村教师传统作文教学观念

  进一步组织教师学习新课标精神、新教改理念,彻底改变教师传统作文“应试化”的倾向,正确理解小学生作文的心理,树立整合的大作文观。

  2、精心设计、开展适应本地农村实际的综合实践活动课。

  (1)从当地农村经济、自然、文化特色,学校、教师、家长的实际出发,精心开发设计一系列有主题的、重在学生参与和实践的、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例如“农活”是我们农村特有的教育资源。我们可以精心设计“体验农活艰辛,言谈劳动苦甜”实践活动主题,充分利用农村资源,开辟学校的“班级责任田”,让学生尝试种菜、翻地、浇水、施肥等农活,认认真真干一番,哪怕汗流浃背,让他们亲身体察劳动的辛苦,真正感悟“粒粒皆辛苦”。从而,获取丰富的作文素材,学习农民勤劳纯朴的好品质。

  (2)精心规划实践活动内容板块。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包括社会资源、学校资源、家庭资源三个方面。本地区农村的社会资源包括三大块,即自然地理、人文历史、社会发展;学校资源包括校园环境、教师特点、学生特长;家庭资源包括家长特长、家庭特点、家园环境等。这些内容可以是综合性的,也可以是主题性的。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地方与学生的特点,规划不同的内容,如可以在充分了解本地区的英雄烈士事迹的基础上,精心设计“缅怀先辈精神,叙述崇敬之情”这一主题板块实践内容。

  (3)精心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

  实践活动开展的质量如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作文训练。所以,在开展活动之前,教师要精心预设,根据活动实际需要自主、目的明确地分组,制定详尽的计划,确保活动有的放矢地进行。同时,活动在以学生“自主性”为主的同时,教师也要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另外,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大胆说,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并逐步养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作文训练的渗透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及中段习作的要求,努力寻找并把握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与作文教学的结合点,设计形式多样、切实可行的训练方案,组织课堂教学,在具体实施中探索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与作文训练结合的基本方法和有效途径。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块:

  (1)作文训练融入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

  综合实践活动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作前素材的搜集和占有,情感的体验和积蓄上,而且也为学生的写作训练创设了一个真实的情境,提供了一个训练的平台,写作应该贯穿整个活动的始终。

  (2)处理活动信息,指导作文选材的过程。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到大量的资料。面对如此纷繁的信息,如果让学生将这些杂乱无章甚至良莠莫辨的资料都堆积起来,无疑不利于他们应用这些信息,也必然影响到综合实践活动的质量。所以教师要教给学生围绕作文主题正确选材的方法。

  (3)倡导个性表达,物化活动成果的过程。

  每个学生的性格气质、生活阅历以及知识积累都是不相同的。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各人的体验以及兴趣的侧重点也是各不相同的。这必然导致其表达方式也不尽相同。因而,必须解放文体样式与主题表达的束缚,允许学生自由选择自认为恰当的作文形式、作文素材及写作角度来表达自我理解的主题,突破传统作文的“三段论”和传统的主题表达方式。

  4、改变传统的作文评价方式,评价方式多样化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中提高写作能力。”“愿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因此,教师要创设开放的,多样化的评改的方式。比如相互换读,协商修改。教师有意识地组织学生结合,相互换读文章,相互借鉴、相互吸取,发现问题相互研究,相互评改,相互交流,共同提高,共享以语言文字砌就而成的五彩斑斓、绚丽多彩的精神世界。

  三、课题研究的过程安排

  课题的研究期是一年,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措施主要分以下三个阶段进行。

  一、第一阶段:(20xx、6—20xx、10)准备阶段。

  建立课题组,分析调研、论证,确定课题计划,制定出课题实施工作方案。

  二、第二阶段:(20xx、11—20xx、6)实验实施阶段

  (一)、组织教师学习有关的作文教学理论,确立现代作文教学观念。

  从作文教学的历程看,作文教学总摆脱不了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中心和应试教育的影响,作文内容不能贴近学生的生活,顺应他们的心理,训练方法统一化,齐步走,忽视学生个性的差异。课题申报后,我们先后组织课题实验老师学习有关作文教学理论,了解作文当前作文教学的动态,通过学习,实验教师初步确立:

  素质教育观念。即在作文教学中应认识到学生是作文的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作文学习活动,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引导学生乐学,会学和善学上。作文教学必须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整体训练观念。美国的梅耶提出“为学习而写作”。认为我们对写作的看法不要过于狭窄,那种只把写作看成是针对语言课的,是与文学紧密相关的是一种可以单独学会的技巧的看法是不全面的。写作包括记录要点,列出纲目,记下观察情况,表达感受,他们和以往的写散文,写故事等写作行为是一样的。课题组的老师通过学习,深入领会已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二)、收集实验数据,建立实验档案。

  20xx年6月10日至20xx年9月15日,我们对实验班和对比班进行了有关学生作文兴趣、选择内容等方面的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73份,并对问卷结果进行了初步分析,我们发现:两个班对作文兴趣、态度差别不大,其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差异不大,学生的表达能力欠佳,同时我们还抽查了三(2)班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的作文考试情况,发现词汇量不丰富,选择的作文内容欠生动、真实,写作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能抓住特点来写的学生只有极少数,仍有少数同学语句不通顺,句与句之间过渡不自然,错别字多。

开题实践报告【篇7】

  一、课题名称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整合与校本开发的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基于课程改革的要求。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自主选择、直接体验、研究探索学习为基本方式,以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社会实践、科学实践为基本内容,以学生个性养成为基本任务的非学科性课程。它强调改变以往课程实施过程中对教材的过分依赖、过多的接受式学习、脱离生活实际的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教学模式,倡导学生以主动参与、探究发现、自主合作、交流合作的方式开展学习,在学习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课程改革所要求的,也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创新。

  (二)基于教学实践中的经验获得。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要在我国中小学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提出了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的要求和原则。但是,综合实践活动从课程资源上说具有极强的地方性,不同地区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文化状况、文化传统千差万别,使得综合实践活动在具体的课程内容上不可能统一,难以形成统一的范式。这对于习惯了以教科书为中心的中小学教师来说,缺乏大量的可供借鉴的案例,给课程实施带来了操作上的困难。近年来,我校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科学技术、历史与文化、社会生活、思想品德等内容设计主题活动,利用校本资源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要,为学生提供了一种人文与环境教育的课堂,丰富了学科教学内容。广大教师实践中的开发与研究,丰富了课程的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体验到成功喜悦。

  (三)基于实践中的问题。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虽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主要有:

  1、目标缺乏探究性。大多主题设计是以学生日常生活中感兴趣的内容为出发点,对学生发展的引导意义不够明显。

  2、体系缺乏科学性。主题设计要有科学理论作为选题的依据,在体系、结构、内容、形式等方面应具有科学性,使学生养成尊重客观规律的意识,并通过主题活动亲身体验和探究,实现教育的目的。

  3、内容缺乏整合性。新课标强调学科间知识的整合,注重学科的综合性,由学科教学的内容延伸出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和内容,学科之间可以进行相应的整合既可以拓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资源,也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和学习态度的转变。

  4、活动缺乏实践性。在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设计时,应注重通过对当地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科学技术、社会生活等主题活动,使学生在具体的自然情境和社会情境中开展调查、考察、访问、实验、测量、参观、

  服务等实践活动,从而给学生提供亲历实践和亲身体验的活动空间。总结我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合与校本开发的研究,有必要重新认识和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此课题的开发认真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三级管理的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规定,地方指导和管理,学校开发和实施的必修课程。作为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课外活动,具有课程的规定性;作为国家课程计划中独立设置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必须开设、实施的。

  三、对课题实施和完成条件的保障

  (一)、学校的传统和优势

  20xx年9月,张集中学开展省教研室课题“农村中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与实施”,经过三年的实验,20xx年12月正式结题。我校被评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全国先进实验单位”,省级“综合实践活动研究与实验”先进单位。

  (二)、负责人和参加者的能力和时间保证

  参加本课题研究的课题组成员多为中、青年教师。课题负责人程保良,襄阳市优秀教师、课改先进个人,中学高级职称,本科学历;各项目负责人都为青年骨干教师,多为中级职称以上,在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等都发表过文章和获奖。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成功开展了十一五课题的研究工作,在各级各类论文、案例比赛中获奖数量达200件之多。

  四、课题开发研究的内容

  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要求,结合我校教学实际需要,引进国内、外先进科研成果及当地特色教育资源开展研究。

  五、课题开发研究的方法

  1、调查研究法:对某一活动主题进行调查(明确调查目标,制定调查计划,组织调查活动,整合调查资料,撰写调查报告等)

  2、文献研究法:到有关部门或上网查阅有关资料,寻找相关活动主题的有关资料。

  3、行动研究法:遵循计划、行动、考察、反思、调节的程序,采用的具体研究方法和技术将根据研究者所要解决的问题来决定。

  4、案例研究法:研究以解决问题、改善实践活动为宗旨,能为实际工作者理解和运用。

  5、经验总结法:在“十一五”期间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础上,总结提升优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归纳到课题研究之中。

  六、课题开发研究的假说

  如果我们认真执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的在我国中小学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按照《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充分发挥课程整合资源作用,就能改变以往课程内容陈旧、偏难的现象,改变过去教师围着教材转,学生围着教师转,师生围着课堂转等局面,就能解决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教师专业能力得以全面发展,学校特色得以突现。广大教师与学生在实践中参与开发与研究,丰富课程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开发主题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体验到成功喜悦。同时培养锻炼一批研究型教师。

  七、课题开发研究的时间和步骤

  课题开发研究计划分三个阶段实施:即:准备阶段,研究阶段,总结验收阶段。

  (一)课题开发研究准备阶段(20xx年10月——20xx年1月)

  1、收集、整理、分析国内外综合实践活动开发研究的现状,结合我校的文化特色、课程资源、学生的生活经验(兴趣爱好)、指导教师的特长、本地区的社会和自然资源等情况,确立综合实践活动的实验班级。

  2、制定课题研究工作方案及子课题研究工作方案。

  3、组建课题研究组织机构,确定子课题组。

  4、召开课题开题报告会,以会代训进行培训和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相关讲座。

  5、建立课题组织网络,明确工作目标与任务。

  (二)课题开发研究实验阶段(20xx年3月——20xx年6月)

  这个阶段是课题开发研究的主要阶段,主要任务有:

  1、总课题组组织子课题组按照实验研究方案,进行开发研究,形成阶段性成果。

  2、组织课题研究阶段工作推进会议。

  3、组织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验收。

  (三)课题开发研究总结验收阶段(20xx年9月——20xx年12月)

  1、组织课题研究结题工作。

  2、装订《综合实践活动》资料。

  3、撰写课题研究实验报告,申报结题。

  八、课题研究成果的形式

  编辑综合实践活动汇编

  九、课题开发研究的组织机构

  课题组组长:程保良

  课题组副组长:沈其明

  成员:各教研组组长、备课组长

  二0一0年三月

开题实践报告【篇8】

  带着一颗激动的心,带着包里存放的十份中国一拖农村农业机械调查表我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山东省费县新庄镇东流。像这样给一个公司作调查,作这样一个调查,我还是头一次呢。有着0%的经验,带着100%的信心我开始了我的暑期调查活动。

  其实回乡作调查在我回乡之前就已经在自己的日记本上排上了日程,我早已经把它当作了自己的一份工作,一个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回去的当天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乘了十多个小时的火车,我早已累得爬不动了,只想找个地方好好休息。但想想毕竟自己还有任务没有完成呢,还是趁早为好,吃过晚饭我便来到了几个小小学同学的家里,找到几个现在也在上大学的学生,想让他们和我一同做好这份调查。他们是我最好的朋友,当然义不容辞地答应了这门差事了。我们觉得在自己本村开始为中心再到周围几个村里去调查,有必要的话我们还会去别的乡镇里去,因为他们也分别给自己安排了各自的任务。

  一、农民的生活如今已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农村的交通大为改观

  我们调研的个村子是山东省临沂市费县新庄镇东流村。虽然说的只是这一个村子,但从市里回来的路上我们已经已经看到了,现在的农村已经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的目标。那些原本比较偏远的山村,一改过去那种天气变化,道路变化,交通中断的状况,现在条条水泥路修进了村子里,家民再也不用担心天气给他们的交通带来的不便了。

  农民的观念提高了

  现在的农村已经免农业税几年了,农民对国家的政策的认识水平也提高了,每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也是他们必看的。农民感激政府对农民的照顾,对这几年兴起的“新农村建设”更是喜上眉梢。农民一改往日那种只靠种田,秋天卖粮食来获取收入的方式。他们开始寻找自己的致富项目。村里的果园、大棚、养殖场像雨后春笋一般到处兴办。

  生活水平达了小康

  过去的农村,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想都不敢想,而现在呢?嘿嘿……

  全村彩电的普及率几乎达到了100%,包括年龄已高的老人,我奶奶今天已经是70多岁的高龄,而他们家今年把自己原有的黑白电视机封存起来,购置了一台彩电。今天村里还要实现家家连有线的目标!这样更放便了农村及时了解国家的最新方针政策。

  通信发展也是更赶得上了速……固定电话已经是每家一部,手机普及也已过半,年轻人差不多人人一部了,好多家庭也已经购置了电脑,每晚回家的时候也会上网冲浪,那种感觉实在是好……

  二、农村也有自己的不足

  计划生育做的不够到位

  国家政策规定一对夫妇只要一个孩子,如果胎是女孩的可以再生二胎。但现在农村近些年政策好了,收入增加了,有的人也通过做生意或搞运输赚到了一定的积蓄。虽然自己的家庭不符合生二胎的标准,但是冒着被罚款的惩罚,躲着藏着最后再生孩子,我的一个邻居本来有一个男孩,今年又要了个女孩,当我们问及他们为什么还再孩子,现在都有一个男孩了,他们的回答却是:现在只要有钱,就可以再要嘛。听说他们被罚了接近三万元钱。

  农业机械化程度还太低

  因为我所处的村子位于山区,山路曲折,田地也多在山坡上,而非在平原地区,每户的每一块土地也是比较狭长的,很不适合使用农业机械。所以到目前山上的田地还保持着最原始的耕作方式。

  村干部队伍状况令人担忧

  我们在村里及周围几个村里调查,每每提到村干部的,村里人都很是村里的百姓都无语。村里的人民普遍反应村里的干部为政不够谦洁,每次选村干部的时候那些所谓的候选人则会挨家送礼,送烟,送酒……百姓只有收的份,因为毕竟大部分老百姓收了烟都会选那个送烟的人,如果不选他的话,等以后请村干部办什么事情或帮忙的话都会受挫的,在村里的日子也不会太好过,然而选了村干部后,那些当选村干部的人在村民眼里又成了一个个大米虫!把公款装进了自己的口袋。而百姓却又无能为力。偶而出现一个为百姓某事的好官,不愿与其他人同流合污,并且在村干部里处处受到排挤……

  三、通过调查,我也颇受启发,我觉得发展农村要对症下药

  加强农村领导队伍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

  1、 国家的政策再好如果不执行那也只是一纸空文!而一批有素质,有文化,有道德的农村领导干部则是国家政策顺利执行的有力保证。

  2、 一个好的农村干部会时刻想着怎样为百姓办事,怎么才能让村里上过上好日子,怎么才能让本村的经济有所发展!他也会利用各种信息途径为村里人寻找致富的项目,而这一点是我们所调查的村子里的干部做不到的,受各方面因素限制我们也不可能对国内所有村子进行调查,若大农村,我们只见一斑了吧!

  加强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在农村曾经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要致富先修路,少生孩子多重树”,现在路修好了,而孩子去还是生得那么多,怎么致富?这使得本来收入就欠佳的农民负担更回重了,虽然农村的生活水平还不是很高,但生活费用的支出去不见得少,意外的病灾都是有可能发生的,一旦发生了,又有多少家庭困苦不堪呢?

  拿种瓜来讲吧,一颗瓜上苦只结一个果子,这个

  果子往往会又大又饱满,而一颗瓜上苦结两个果子则往往不会结得太大,而结三个四个五个则往往根本就长不成果子,因为根吸收养分的能力是有限的。

  所以我认识加强实行计划生育就是"强制"农民走致富的道路!

开题实践报告【篇9】

  20xx年11月9日下午,青浦区华新小学英语老师齐聚一堂,开展了以基于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为主题的教研活动。杨文娟校长全程参与了本次活动。

  此次活动依托校骨干英语教师的三堂展示课,全体英语教师紧紧围绕主题进行观课、思考和交流来展开。11月8日和9日,蔡小燕老师、朱英蕾老师和赵丹老师先后进行了教学展示。骨干教师积淀的个人教学经验、娴熟的驾驭活动能力,随机的应变调整策略,都为青年教师做出了榜样,更为每一位教师提供了互相学习、交流、研讨的机会。

  下午的研讨活动中,首先,英语分管领导梁爽老师组织老师们回顾了朱浦老师关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分析了双基、三维目标与核心素养的内容与关系,明确此次活动的主题与关注点。接着,三位执教老师就执教内容进行了细致的说课。然后,参会老师们就三位老师的课堂结合自己的教学,纷纷就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交流了自己的思考。接下来,顾鸣超老师给大家做了主题为直面核心素养 创设灵动课堂的微讲座。梁爽老师在活动的结尾作了总结交流,提出了培养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策略。最后,杨文娟校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点评。杨校长对英语老师们的团结协作和教研氛围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希望教师们能够在今后的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通过开展多样的研讨活动深入交流,实现全体教师的共同进步。

  本次主题教研活动给老师们带来了许多思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还要不断地进行教学实操,脚踏实地做教学,力求提高每一堂课的教学质量。

以上就是不念过往为大家整理的《开题实践报告(合集9篇)》文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本文链接:https://www.musicbooks.cn/93033.html欢迎转发给有需要的朋友!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

(0)
打赏 支付宝 支付宝 微信 微信
上一篇 2023年6月21日 上午8:00
下一篇 2023年6月23日 上午6:00

相关推荐

  • 单位公司实习证明范文(10篇)

      证明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不管是在在学校还是在社会,我们都有可能要写证明,只是,你晓不晓得到底什么是证明。证明是当事人为自己所做的事情提供证据,如果你需要证明,接下来应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写花心思把它写好了,下面是音乐热评网的编辑整理的“单位公司实习证明范文”,仅供参考,我们来看看吧!

  • 情人节怎么祝福22条

      音乐热评网精选专题推荐:“情人节祝福”。

    祝福语 2022年12月31日
    830
  • 最新2022父亲节句子祝福语抖音集锦

      不善言辞的父亲也需要我们向他表达爱意,你是否在寻找一些可参考的父亲节祝福语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最新2022父亲节句子祝福语抖音集锦”,相信您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祝福语 2022年12月10日
    940
  • 2022婚礼司仪主持词精华版

      主持词是各种演出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婚礼司仪更是担当一场婚礼中负责暖场和主持的重任。下面是由音乐热评网编辑为大家整理的“2022婚礼司仪主持词精华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主持词 2022年12月9日
    770
  • 办公室秘书竞职演讲稿(系列4篇)

      凡事应该力争最好的可能性,但也要做好最坏的打算。为了展现出自己最高的演讲水平,一份演讲稿的作用就不言而喻了。演讲稿的语言切忌繁冗复杂,应该简单易懂,您知道如何写出让人眼前一亮的演讲稿吗?有请驻留片刻,音乐热评网为你推荐办公室秘书竞职演讲稿,请继续阅读本文相关内容!

    演讲稿 2022年12月29日
    990
  • 开学第一天寄语24句

      “我想对你说:宝贝,你在爸爸妈妈心中永远是最棒的!”当今时代信息沟通飞快,在朋友圈经常见到各类短句子,句子浓缩了你的意思和心情,你都用一些什么句子表达心情?编辑经过整理,为你编辑了开学第一天寄语,在此温馨提醒你在浏览器收藏本页。

    祝福语 2022年12月9日
    840
  • 朋友圈说说心情短语生日文案摘录70条

      音乐热评网精选专题推荐:“生日说说”。

    祝福语 2022年12月22日
    890
  • 圣诞节祝福文案英文(汇总57条)

      Christmas and happy new year。圣诞节是大多数西方国家的共同节日,各种各样的圣诞祝福纷至沓来,你接收到最美圣诞祝福是什么?请你阅读我们辑为你编辑整理的《圣诞节祝福文案英文》,欢迎品鉴!

    祝福语 2022年12月24日
    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