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的最新读后感1000字通用

  音乐热评网主题栏目精选:“修身的读后感”,敬请访问。

  音乐热评网主题栏目精选:“修身的读后感”,敬请访问。

  随着社会的进步,读书已经成为我们很常见的一种文艺活动了,在再仔细阅读作者写的作品中,他的一些话语引人深思。读后感的内容要联系实际,纵横拓展,要摆事实讲道理。一篇优秀的读后感包括哪些方面?我们现在向你推荐修身的最新读后感,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动动手指请收藏一下!

修身的最新读后感 篇1

  孔子创立了儒家学说,他一生不懈地教化民众,要人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物、致知、诚意和正心。修身为第一要。孔子说: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平天下者,先治其国。而修身的先决条件是格物、致知、诚意和正心。要努力观察和研究事物,探究事物的发展规律,不断获取高深的知识和智慧。有了高深的学问和智慧,就能心诚意实,言行一致,即使无人在时,也照常遵守道德准则,保持情绪平稳,平常心,没有忧患,很好地修身。

  孔子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人都有喜怒哀乐的情绪,当这些情绪未发泄时,人的情绪就处于心平气静,中庸平稳;但有时因发生了事故,我们会有上述情绪的发泄,只要是适当、有节制,不过度与激烈的发泄,就是温和、平和。中庸是天下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平和是获得事物客观规律、道德和行为标准的道路。追求实现中庸平和,能使天和地处于融洽的位置,阴阳能调和,天下万物就能生育成长。

  随遇而安是较好的修身方法。孔子说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穷,行乎贫穷;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人而不自得焉!君子是根据他所处在的地位和环境泰然生活行事,不愿有非分的额外的要求和行为。当你富贵时,就要多行善事。取之于社会,用诸于社会。当你贫穷时,也不能挺而走险,做非法害人的事。当你处在未开发的部落时,就要入乡随俗。当你处于患难的境地时,要泰然忍受患难。这样的君子,没有人会生活的不自我满足和快乐。

  孔夫子所说的修身,就是学习做人的道理,就是教化和教育,做有文化涵养的文明人。

  孔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学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学是修身的前提和基础。好学的人是不讲究吃和穿的。孔子的得意门生颜回也是孔子树立的修身典范,孔子曾多次大加赞赏。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他还向鲁哀公推举颜回,说不迁怒,不贰过称颜回是最好学之人。当然也是修养最好之人。

  孔子要求他的弟子都能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做到每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帮别人出谋和做事都要尽心尽力,和朋友交往要诚实守信,老师的传授要时常温习。这样才能很好地修身养性。

  孔子说的修身是以仁为本,以于已所不欲,勿施之于人为最高原则。孔子说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不论是皇帝还是普通老百姓,一切都要以修身作为根本的要求。孔子说,其本乱,而末治否矣。其意是说,人都不修身,没有教养、涵养。没有做好社会德行教育,社会就不能很好地安治。只有全社会都重视道德教育,有教无类,以修身为教育之本来达到国家的治安和强盛。

修身的最新读后感 篇2

  义利之辨——《修身要旨》读后感2000字:

  怎样去除后天对心的蒙蔽?

  首先我们要知道蒙蔽我们心的因素是哪些。简单说,蒙蔽“明德”的因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人的私欲,二是社会的负面影响。前面谈到的念上三大病,贪欲、傲慢、歹猜,基本都是来自于人的私欲,而上文讲的错误的理念、错误的思维方式,则基本都是社会对人的负面影响了。儒家本着“反求诸己”的精神,更重视去除人的私欲对心的蒙蔽,因此宋代以来的各位大儒都提倡“存天理、灭人欲”,只有去除人欲、私欲,才能存养天理,也才能达到“明明德”。

  源自人的私欲,蒙蔽人的美好素质的因素主要是两个,一是欲,就是获利之心,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一是情,就是情绪和情感。所以俗话才讲,利令智昏、意乱情迷。智慧被蒙蔽主要是因为利,是利欲熏心,心意的混乱主要是为情所迷。

  因为宋明大儒们往往强调“存天理、灭人欲”,给后世留下一种误解,以为儒家不允许人追求物质利益,儒家的修行就是要彻底消除人的欲望。这种误解直到当下仍旧存在。我觉得,对这句口号中“灭人欲”的正确理解应该是克制人的欲望,也就是儒家另一经典《礼记》中所说的“欲不可纵”,不可以放纵欲望。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格言联璧》讲“贪如火,不遏将燎原;欲如水,不遏将滔天”。

  正是因为利、欲是蒙蔽人心的首要因素,所以儒家历来非常重视讨论应该如何对待义与利,这就是非常有名的“义利之辨”。

  实际上,孔孟都不曾否定物质利益、禁止人追求物质利益。孔子是说过:“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用不义的方法获得富贵,对孔子来说,就像天边的浮云那样的遥远,那样的不切实际,但如果是用符合义的方法获取富贵呢?孟子说过:“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在鱼与熊掌不能兼得的情况下,人应该选择熊掌,在生与义不能兼得的情况下,人应该选择义,但如果二者可以兼得呢?

  儒家对义与利关系的看法,我认为,战国时期与孟子齐名的另一位儒家学者荀子,已经说得十分清楚了:“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虽尧舜不能去民之欲利,然而能使其欲利不克其好义也。”荀子认为,义与利任何一个都是无法消除的,就是尧舜那样的圣王也不可能让百姓抛弃欲和利,关键在于,不要让对利的追求妨碍到义。从修身的角度说,不放纵欲望,使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不达到对心产生蒙蔽的程度,就符合“义”了。

  汉代大儒董仲舒说过这样一句话,“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关键是端正义而不是谋利,关键是明道而不是求有功。朱熹认为:“仲舒说得不是。只怕不是义,是义必有利;只怕不是疲乏,是道必有功”。朱熹这句话代表着儒家义利之辨的另一方面的内容,将义与利、道与功对立起来就是不对的,实际上恰恰相反,遵循义才容易获得利,遵循道才容易成就功。

  如果仅仅以追求物质利益为出发点,你会发现,利益永远在你的正前方,不论你怎样努力奔跑,永远也追不上它;如果你将追求道义为出发点,你会发现,利益就在你的脚下,垂手可得。所以荀子才说:“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将义放在前面、将利放在后面的人一定会获得荣耀,反过来,将利放在前面、将义放在后面的人,就是自取其辱了。

  放纵欲望最终的结局必然是“心为物役”。比如说,对住房的需求,也是一种物质利益吧,对房子的欲望要加以控制,才不会使你的心受到蒙蔽。我想大家都会认同这样的理念:房子不必太大,够住就行。但是,如果不遏制自己的欲望而是放纵自己的欲望,那么,多大的房子才算够住呢?再加上攀比心和虚荣心作祟,就会永远觉得房子不够住,两室换三室,三室换错层,错层换越层,越层换别墅,放纵欲望就会永不知足,结果这一辈子就一直在为换更大的房子而奔波,显然他的心就被房子这件外在事情控制了、奴役了,就是“心为物役”。

  儒家提倡的八个字,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合称“八德”,其中的廉,就是对物质的追求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也是为了不让对物质的追求蒙蔽自己的心、磨灭自己先天的美好素质。

  《老子》说:“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意思是,没有比放纵欲望更大的罪恶了,没有比不知足更大的灾祸了,没有比贪得更大的错误了。放纵欲望、贪得、不知足,在老子看来,这些都是错误、罪恶,是人生的灾难。物质利益在给我们带来享受的同时也会给我们带来灾难,这是我应该注意的。

  因此,修“明明德”的第一件事,是将自己对物质利益的追求限制在一定程度之内,不要让其左右你的心。用当下的话来说,就是追求简单的生活。

修身的最新读后感 篇3

  《廉洁修身》是一本弘扬廉洁文化的书。里面主要讲了诚实守信、勤劳节俭、谦虚礼让、认真负责、自律自省、遵纪守法、真情奉献和志气理想这八方面的内容。

  其中,诚实守信这个部分使我感受最深,司马光卖马就是这个部分中的一个故事:有一天,司马光吩咐管家说:我这段时间少出远门,用不着马了,请你把这匹马卖掉吧。管家正要把马牵到集市上去卖,司马光忽然叫住了管家说:这匹马毛色纯正、高大有力、性情温顺,就是夏季有肺病。这点你一定要跟买主讲清楚。管家听完司马光的话笑着说:难道有卖西瓜的说瓜苦的马?咱卖马怎么能把人家看不出来的毛病说出来呢?司马光听完管家的话连连摇头,说:一匹马卖钱多少事小,对人不讲真话,坏了做人的名声事大。做人必须诚实守信,这是很重要的。管家听后感到非常惭愧。

  读了这个故事,我被司马光诚实守信的高尚品质所感动。那匹马的毛病虽然别人都看不出来,但司马光却还是坚持要管家把马的毛病告诉买主。司马光这种难能可贵的诚实很值得我们学习。

  但是,再想想现在,想想我们的周围,有多少人是诚实的呢?有些同学很懒做作业,每当家长问做什么作业时,就撒谎说没有作业,或者说作业在学校就做完了。而当老师问为什么没有做作业时,又撒谎说作业放在家里没带来,或者是没有作业本了有些商家也很喜欢用美丽的谎言来吸引消费者。他们把捏造的事实套在自己的商品上。前些日子,我和外婆去逛街的时候,就看见这样的事。那是一个卖膏药的小摊,卖膏药的人正在大声喊道:快来看啊!神奇膏药,不管你哪里跌疼,只要一贴,保证三天就好其实,那并不是什么神奇膏药,所谓的神奇膏药只不过是那个人编织出来骗人的美丽谎言。

  谎言再美丽,总是害人害己的,终究也会被人识破,诚信是做人的根本,这种美德好比盛开的鲜花。我们从小要养成诚实的品格,表里如一,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好学生。

  《廉洁修身》是一本弘扬廉洁文化的书。里面主要讲了诚实守信、勤劳节俭、谦虚礼让、认真负责、自律自省、遵纪守法、真情奉献和志气理想这八方面的内容。

  其中,诚实守信这个部分使我感受最深,司马光卖马就是这个部分中的一个故事:有一天,司马光吩咐管家说:我这段时间少出远门,用不着马了,请你把这匹马卖吧。管家正要把马牵到集市上去卖,司马光忽然叫住了管家说:这匹马毛色纯正、高大有力、性情温顺,就是夏季有肺病。这点你一定要跟买主讲清楚。管家听完司马光的话笑着说:难道有卖西瓜的说瓜苦的马?咱卖马怎么能把人家看不出来的毛病说出来呢?司马光听完管家的话连连摇头,说:一匹马卖钱多少事小,对人不讲真话,坏了做人的名声事大。做人必须诚实守信,这是很重要的。管家听后感到非常惭愧。

  读了这个故事,我被司马光诚实守信的高尚品质所感动。那匹马的毛病虽然别人都看不出来,但司马光却还是坚持要管家把马的毛病告诉买主。司马光这种难能可贵的诚实很值得我们学习。

  但是,再想想现在,想想我们的周围,有多少人是诚实的呢?有些同学很懒做作业,每当家长问做什么作业时,就撒谎说没有作业,或者说作业在学校就做完了。而当老师问为什么没有做作业时,又撒谎说作业放在家里没带来,或者是没有作业本了有些商家也很喜欢用美丽的谎言来吸引消费者。他们把捏造的事实套在自己的商品上。前些日子,我和外婆去逛街的时候,就看见这样的事。那是一个卖膏药的小摊,卖膏药的人正在大声喊道:快来看啊!神奇膏药,不管你哪里跌疼,只要一贴,保证三天就好其实,那并不是什么神奇膏药,所谓的神奇膏药只不过是那个人编织出来骗人的美丽谎言。

  谎言再美丽,总是害人害己的,终究也会被人识破,诚信是做人的根本,这种美德好比盛开的鲜花。我们从小要养成诚实的品格,表里如一,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好学生。

修身的最新读后感 篇4

  廉洁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人们国家倡导的主流文化。这种文化存在于社会的各个方面,自古至今影响着人们的道德行为,对于人们正确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对于加强公民的道德建设,都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是一种人们共同的以廉洁为导向的认知模式和行为模式,是一种在不断发扬光大的先进文化。一个国家的生存在、发展、壮大,同样也离不开这种文化。一个人的成长,进步发展,成功,同样也离不开这种文化。

  我国廉洁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古代贤哲所倡导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先天下之优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富贵不染其心,利害不移其守”、“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都充分体现了这种文化的特质和伟大的民族精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邓小平、[被屏蔽词语]、[被屏蔽词语]等都一直十分重视廉洁文化的传承和发扬,重视公民的思想道貌岸然德建设,倡导廉洁奉公、爱国守法、勤俭自强,奉献为民,并上升为治党治国的方略。

  廉洁修身——普遍话题与永恒追求

  腐败是社会的沉重话题。自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腐败就如影随形地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在古代社会,专制政体在世界各国普遍存在,虽然某一国家的政府在特定时期内可能相对廉洁,但总体说来滥用权力的现象几乎没有例外。英、法两国在近代最早发生资产阶级革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的腐败。英国革命前的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为了增加自己的收入,公开鬻卖爵位。法国革命前的专制君主路易十五、路易十六在政治上均实行高度专制,生活奢侈,挥金如土,横征暴敛。路易十五甚至声称,自己一生己经赚够,“死后管它洪水滔天”。王室的专制、腐败最终引发了大规模革命。中国历史上同样充斥着腐败行为。中国封建社会,各朝代的开国之君生活上尚基本上能保持节俭,政治上比较清明,对百姓实行轻徭薄赋的政策,但用不了多久,无节制的专制统治必然走向大规模的,卖官鬻爵、索取贿赂几乎成为历史的通例。有些朝代对也采取严厉的惩治,如《大明律》对官吏贪污、等罪往往要处以凌晨、挑筋等刑,清朝将贪治吏作为治理国家的“第一要务”,对多“赐令自尽”、也无法阻止贪污行为的普遍发生。

  廉洁——社会永恒的价值追求

  在今天,廉洁就是一个道德高尚、公正清明的人应该具备的品德。正因为廉洁与否对国家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本国的廉政问题。各国对腐败的认识和治理都有一个过程,经过长期的认真治理,完善制度后,腐败现象就会减少,官员的廉洁程度就会提高。

  修身——反腐败倡廉的主体诉求

  “修身”一词最早出现在《墨子。非儒下》篇里:“远施周偏,近以修身。”所谓“修身”就指个人对自己的思想道德品质进行主动,自觉的锻炼和修正,按照社会道德标准的要求,不断地消除、克制自己内心的各种非道德的欲望,努力将自己的品德修养提高到尽善尽美的境界。中国古代伦理思想家都非常重视道德修养。修身的目标包括两个方面,即所谓“内圣外王”。“内圣”是指人具的道德目标,通过修身将自己的道德人格提高到理想的境界,从而成为道德的楷模。

  好的制度如同阳光,它有助于依法反腐倡廉。善的美德如同阳光,它有助于以德反腐倡廉。

  大学生如同早晨点的太阳。拥有光明的前程,充满美好的希望,担当未来的期待。前程,希望,期待是以真、善、美为追求目标的,是以奉献社会、完善自己为标志的。为了阳光灿烂的明天,让我们共同孕育阳光心灵,建设阳光社会。

修身的最新读后感 篇5

  在校卫生室与校财务间穿梭,虽并不闲暇,但比起其他许多老师,时间似乎更为机动,偶时下盘棋,或捧捧经典,是人生一大美事。

  读完《曾国藩家书》,不得不佩服曾公为人处世的本领,难怪毛泽东和蒋介石独爱“曾公文集”。曾公的一生证明,不怕天资愚钝,不急少不得志,成功的关键在于如何做人、做事,读曾公家书后使我受益匪浅。

  勤学是立人之本。

  人之初,如玉璞,人生来就是一张白纸,唯持之以恒、不苟不懈地学习,才能明白为人处事的道理和学会养家糊口的本领。谨记进德修业,德是“忠孝仁义礼”,业是“明史格物”;仅仅明白怎么学还不够,还要知道为什么学;“君子立志,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如何成为优秀的人,勤学,勤实践,实践能温故而知新,只有不断的循环,从中摸索,才知道如何做人,如何处事。

  修身是一生的坚持。

  我们常常抱怨不被人欣赏,对生活充满牢骚,抱怨这、抱怨那,却不愿静下思考,是不是我们自己出了错。

  “只问积劳不问成名”,看似需要一个人无欲无求,然男子汉顶天立地,做事上对得起天,下对得起父母,如不希望有出息,动力从何而来,不追求,兴趣又如何培养。但不是无止境地表现,还得时刻提醒自己,不要锋芒毕露,“半斛满子,由人去刮平,人自满了,由天去刮平”,或许应该这样理解“问积劳不求名”才准确。应该心怀远志,脚踏实地,即要有崇高的理想,又要符合现实的目标,然后投入工作,兢兢业业,勤劳谦虚,才能成为社会有用的人。

  最不能做的是傲和惰。

  记得刚工作的时候,总是夸夸其谈,现在回想起来,就感觉自己像小丑一般可笑;后来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拜读曾公文集后,才明白自己的可笑。“凡激之凌物,不必定以言语加人,有以神气凌之者矣,有的以面色凌者矣”,从现在起要痛改前非,为人稳重,处事低调,从形外到心里对自己都要约束。“盖场屋之中,只有文乏而侥幸者,断无文佳而埋没者,此一定之理也”,只要有能力,总会遇到伯乐,不用心急,耐心等待,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利用每一个今天,没有辛苦,哪来甘甜,不断坚持,相信迎来的总是丰收的季节。

  君子慎独。

  祸从口出,多言常害人一生,人言可畏,我们常常不加思索地说错一些话,却不知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无心的一句话成了别人手上的一把利器,最后刺伤的还是自己,少说话比不会说话强,说对的话比多说话强,因为慎言是一种修养和学识;切勿各逞己见,“众口悠悠,初不知其所自起,亦不知其所由止,有才者仇疑谤之无因,因悍然不顾,则谤且日腾;有筏者畏疑谤之无因,而抑然自修,则谤亦日息”,社会上常常有人恶语中伤,有人人云亦云,对于流言蜚语,不应该去理睬,越描越黑,还不如置之不顾,始终克制脾性,胸中养的一种怡静,有气度,不计较小事,时刻把持住脾性,才能冷静少言,将心中不快散去才不妄议他人,“凡畏人不敢妄议论者,谨慎者也,凡好讥评人短者,骄傲这也”。曾公家书并不长,虽简短但深刻,简单的学、勤、谦、稳就已经把为人处世的技巧表述得淋漓尽致,理不需要太多,只要做好简单的几条,足以使我们受益终身。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被称为晚清“第一名臣”。使大厦将倾的清王朝又苟延了60年,其功业无人可以效仿,而他的著作和思想同样影响深远。《曾国藩家书》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至,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事中蕴含真知良言。一部家书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从而赢得“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称誉,并使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尊精神偶像。

  曾国藩的家书,共有330多封,是历史上家书保存下来最多的一个。分为治家类、修身类、劝学类、理财类、济急类、交友类、用人类、行军类、旅行类、杂务类,共10大类。在教子弟读书、做学问、勤劳、俭朴、自立、有恒、修身、作官等方面,都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值得每个人一读。尤其在这个喧嚣、浮杂的年代,拾遗传统,奉扬经典,从经典中汲取人性之美德,更显示其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修身的最新读后感 篇6

  近日偶读荀子的《修身》(节选)一文,颇有感触,荀子和孔子都是我国古代着名的大思想家,但他们在看待人性善与恶的观点上有很大区别。孔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而荀子则主张性恶论,在这儿,我不想讨论他们两位大思想家的观点谁是谁非,但我认为在如今物欲横流的时代,学习和借鉴一下古代哲学家荀子的性恶论,更有他的现实价值。既然人性本恶,那么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思想观、价值观,形成自己的一种工作、学习、生活态度将至关重要。

  荀子认为人生下来都是恶的,只有通过加强自身修养,才能成为有德之人,修身其实就是保持一个人善良的心态,而善良的心态其实就是明辨是非,要严以律己,善以待人,总之,人要有道德,否则那又与禽兽有什么区别呢?然而,具备良好的道德不是与生俱来的,荀子认为,凡是善的、有价值的东西都是人们自己不断努力的产物,必需经过修身、养性。也就是说必需通过不断的教育、学习才能具备的。

  我认为,一个人的思想取向、道德水准和精神追求,决定着其价值和行为取向,我们财税部门是国家的政府重要职能部门,管钱、管物、管事是财税部门的重要职责,财税人在管理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好责、权、利的关系,不为世俗所扰,不为物欲所动,关键在于一个人的德字,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以身作则、依法办事,正确行使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才能做到为官清廉、为政清廉、为税清廉,才能保持财税干部的本色。

  当然,一个人在一生的为人处事中,除了有良好的德性这一内在因素外,也离不开各项制度的约束和监督这一外在因素,按照哲学观点是内因决定外因,内因才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虽然有些体制上的东西凭我们个人的意志是无法改变的,但自身的修养是完全可以凭自己的努力来达到的,年青人在这方面更具有可塑性。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如果从小就培养一个人的德行;如果人人都能做到身劳而心安,为之;利少而义多,为之。那社会上诸如贪污、腐败行为将无立足之地,就能形成人人和谐的社会。

  其实大思想家荀子早就给我们开具了治气养心之良方:血气刚强,则柔之以调和;知虑渐深,则一之以易良;狭隘褊小,则廓之以广大;卑湿、重迟、贪利,则抗之以高志。 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矣。

  古话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今后的财税工作中,我们要积极践行四个好好,即好好工作,好好学习,好好做人,好好生活。以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树立财税的良好形象。

修身的最新读后感 篇7

  今天,我读了《廉洁修身》这一本关于青少年修身养性的书。读后,我深受教育,使我懂得了做一名好少年必须具备的基本品质:诚实守信、勤劳节俭、谦虚礼让、自省自律、遵纪守法……其中,最让我感悟深刻的是:诚实、守信、节俭。因为我觉得这三种品质对我们青少年非常重要。说起诚实,这本书中《司马光卖马》的故事让我印象最深。司马光是北宋大臣,史学家,他知识渊博还精通音乐,律历,天文等。这篇故事讲的是:有一天,司马光想把他的马卖了,还把马的老毛病告诉买主。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觉得他很傻,因为这样,那匹马就不能卖个好价钱了。

  不过,他说的一句话使我万分敬佩他,他说:“一匹马卖多少钱事小,对人不讲真话,坏了做人的名声事大。做人必须诚实守信,这是很重要的。”听了这句话,难道你不会对司马光佩服得五体投地吗?司马光这种诚实的品质多么可贵。我们要学习司马光这种品质,在家中、在学校、在社会中,我们都要有这种好品质。但是,我发现周围还是有许多人没做到。例如,在我们班上,老师在评讲练习题,问同学们是否做对时,有某些同学明明做错了,却说自己做对了来隐瞒老师,为的是使自己不会没面子。但是,读了这本书后,我懂得了,为了面子而回避错误,是多么虚伪好笑的行为呀。所以,我们要养成诚实的好习惯,说老实话,做老实事,表里如一,做一个诚实的人。

  说到这里,我不由地想起我们班一些同学借了另一位同学的东西,说好明天还,但那些同学却拖了一天,一星期,一个月,甚至一学期……说什么守信,严重失信了!同学们,我们不但要诚实,也要守信。宋代词人王安石曾说过“一言为重百金轻。”这一句话,意思是说:言重金轻,诚信为本,说明遵守诺言的重要。所以,我们要做到言而有信。作为一名好少年,节俭也是应该具备的品质。司马光说过“由俭入奢易,有奢入俭难。”作为一名优秀的青少年,我们要懂得节俭。

  现在社会进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许多,这是使人感到高兴的事。生活水平提高了,作为祖国的接班人,我们更要坚持节俭这一传统美德。长辈常教育我们不能铺张浪费,可是我却看到一些同学买一罐汽水,才喝了三分之二,就扔进垃圾桶了,他不觉得心疼,我倒觉得心疼了。你想想,假如一罐汽水三元钱,那么三分之一的汽水就是一元钱,如果浪费了一万次,就是一万元了,如果把这笔惊人的数目换成资金捐给贫困山区,那该有多好啊!如果继续那样浪费的话,就算国家再富裕,早晚也得坐吃山空的,也会像旧社会一样,甚至更贫穷落后的。难道你们想这样吗?我知道大家都不想,所以,我们要从小养成节俭的好品质。总之,读了《廉洁修身》这一本书,使我受益无穷,我们是祖国的接班人,所以,我们从小起,要诚实、守信、节俭……做一名知荣辱,树新风的新时代好少年,立志向,接好班,为国家的未来做贡献!我们要把传统美德记在心!

修身的最新读后感 篇8

  《修身》讲述的是使内心充盈、理气养生之道。它倡导君子仁德、谦恭、遵从道义与法度,去做使内心安适之事,批判了追求名利、不讲究礼义之人。

  荀子《修身》一篇中围绕礼文和法度展开讨论。礼,指的是人们所应具备的道德素质与礼节;文指的是知识,法度是人们应该遵循的法律法规。荀子认为 : 做人不讲礼文,就不能生存;做事不讲礼文,就没有成就;国家不讲礼文,就不得安宁。人没有法度,行动就狂妄;有法度,而没有见识,心情就惶窘不安;依从法度,而又深明事理,然后才态度温和可亲。

  荀子还特殊强调了导师的重要性。他认为:礼文,是所以端正身心的;导师,是所以正确地阐述礼文的。没有导师,我们就无法知道礼文是否正确。导师怎么说就怎么做,这就是理智顺从导师。情感安于礼文,理智顺从导师,这就是圣人。在战乱的时代,统治者都在鼓励人民耕战时,荀子却在提倡注重教育事业的发展,不得不说荀子还是很有先见之明的。

  实现修身,在礼文方面要做到:体貌恭敬,内心忠信,仁民爱物,注重自我反省;在法度方面要做到:遵守法度,用善行来理气养生,顺从导师,增加自身知识,成为知识渊博之人。

  荀子这一篇言论不仅在当时社会具有一定的作用,对于当今社会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如今,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可是精神世界却在不断缩小。我们所需要的,正是荀子所提倡的修身,通过修身来填补精神世界的空白。

  这就是我对荀子《修身》的一点看法。

读后感大全为你精心推荐:
读后感 | 小学生读后感 | 初中生读后感 | 高中生读后感 | 观后感

以上就是不念过往为大家整理的《修身的最新读后感1000字通用》文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本文链接:https://www.musicbooks.cn/47059.html欢迎转发给有需要的朋友!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

(0)
打赏 支付宝 支付宝 微信 微信
上一篇 2022年12月19日 下午7:08
下一篇 2022年12月20日 上午11:38

相关推荐

  • [热门]观察星星日记700字(精选8篇)

      音乐热评网栏目推荐你阅读“观察星星日记”等专题内容。

    作文大全 2022年12月11日
    520
  • 党的二十大学习心得体会(合集5篇)

      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后,大家都争相学习二十大的内容和精神,对于学习党得二十大精神你有什么心得体会呢?下面是由音乐热评网编辑为大家整理的“党的二十大学习心得体会(合集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 工作违规检讨书范文700字(通用10篇)

      音乐热评网专题“违规检讨书”推荐内容。

    检讨书 2022年12月20日
    960
  • [参考]假期心得体会通用

      生活中许多事情在发生变化,我们的想法也随之发生变化,这个时候可以选择动笔来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心得体会不仅是我们对自己的反思,也是我们对自己的磨练与要求,优秀的心得体会都具备哪些优点呢?于是,栏目小编为你收集整理了假期心得体会。欢迎你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助益!

    心得体会 2022年12月17日
    990
  • 高考加油口号22句

      如果你没有一段让你一想起来就热泪盈眶的奋斗史,那你就白活了。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人们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流,当你想发一张照片时,那必然少不了句子的配合。句子的组成部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六种。有那些值得一生收藏的句子?急你所急,栏目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高考加油口号”,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口号 2022年12月30日
    710
  • 2023兔年开门红口号简短霸气

      “一步先,步步先;开门红,月月红。――作者:宋得征。”学习和工作都离不开句子,会浏览到一些风格迥异,令人难忘的句子,这些短句虽然短小,意思却很丰富,哪些句子比较好?音乐热评网编辑为大家呈上收集和整理的2023兔年开门红口号简短霸气,欢迎收藏本网站,继续关注我们的更新!

    口号 2022年12月28日
    760
  • 读书格言的句子(收藏38句)

      一分钟的思考抵得过一小时的唠叨。——英国诗人托马斯·胡德思考的名言。大家在平常的学习中应该都接触过名人格言吧,名人格言能够帮助我们丰富自己的知识面,你可能正在寻找一些关于名人格言的句子。有请驻留一会,阅读我们为你整理的读书格言的句子,欢迎阅读,希望你能阅读并收藏。

    作文大全 2022年12月9日
    680
  • 「必备」亮剑观后感作文900字精选

      音乐热评网精选栏目推选:“亮剑观后感”。

    作文大全 2022年12月29日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