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简介
李志恒风筝花简谱,河南省南阳市油田第五小学语文高级教师,他本着给学生“量体裁衣”的宗旨,设计构建了“小学生语言训练体系”,包括语言的主体元素、语言的调料包、语言的表达技巧训练系统和分级段分层次的作文训练案例。
参与《作文升级酷酷变》《分类作文》《获奖作文15讲》等多部作文指导书籍的编写。为《作文与考试》(低版)主持“语言美容院”专栏,为《小学生作文》(低版)主持“快乐作文课”栏目,为《新作文》(低版)主持“妙读新作文”栏目。
把语言写实写活
李志恒
一、语言是作文不可或缺的生命元素
有人把作文比作高山,尽管仰慕山顶的风光无限绮丽,但上山的路布满荆棘,而且这满是荆棘的羊肠小道踏破铁鞋无觅处。
有人把作文比作一个圆球,因为多少年围着这个球转了一囤又一囤,除了球的表象什么也看不到——它的内涵过于神秘。
究竟把作文定位成什么,大概一千个人会有一千个理解。我常常想,作文其实是有感情的,你喜欢它,它就亲近你风筝花简谱:你讨厌它,它绝不会跟你套近乎。这说明什么?
说明作文具有生命的灵性。
既然有生命,它的生命体是由什么元素构成的呢?
首先是观察。说到作文的观察,大家一定会想到用眼睛去看世界。其实,仅用眼睛来观察是不全面的,因为眼睛只能看到事物的形状、颜色和状态等直观的表象。从“观察”广义的角度去审视世界,我们还需要用耳朵去倾听风雷滚动,江海震撼风筝花简谱:用鼻子去嗅出五昧杂陈,酸香浓淡:用舌头品尝软硬热凉,苦辣酸甜:用皮肤体验风的清爽,汗的腻粘:用大脑感悟世间沧桑,人情冷暖。用“六觉互动”的“感觉复合体”去立体发现人、事、物的综合特征,才能称得上真正的“观察”。
其二是思维。思维是作文的灵魂。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作文时,我们想用打比方的方法更真实地呈现事物,比如描写人物的眼睛.和眼睛的形状,深邃、明亮、活力等特点相仿的事物很多:玛瑙、水珠、山葡萄、黑珍珠、钻石、黑豆、墨玉、湖水、秋日的天空、两泓秋水、黑水晶、湖中的小舟、铃铛、吸水的石子、春雨后的一对新叶、银星、电灯泡、算盘珠、桂圆、问号、深邃的黑洞、两眼枯井、两汪池水、露珠等。该借什么事物的特点来表现主人公的眼睛才会更形象、更真实呢?这个思考的过程就是思维。有时候,我们为了把非人的事物写得更形象一些,就想用拟人的修辞,比如“太阳落山了”这个句子,人的哪个动作与“太阳落山”这个事物的形态相仿呢?“下班了”,“躲到山下去了”,“回家了”,“用群山遮住了脸”等等都具备相似的特征。用哪个好呢?思考选择的过程也是思维。所以说,作文大到搜集素材,提炼题材,布局谋篇,小到一个字词的斟酌推敲,都离不开大脑思维。思维的触须延伸于作文的每一处细节,活跃于作文的整个过程,可谓无处不在。
其三是语言。作文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表象特征是语言,这是中国几千个互不相识的方块字经过思维缜密加工的个性组合。我们大概都有这样的体会,欣赏成功的佳作,学生习作也好,作家巨著也罢,除了构思巧妙、观察细腻,印象深刻的还是扎实的语言基本功:阅读过程能清晰地感受到文字中涌动的生命和活力,字里行间流溢着光彩、智慧和魅力。那时,你会感觉到自己不是在阅读文字,而是在和文章对话,在和故事中的人物对话,和作者对话,和作者奇妙的思维对话。
为什么语言会有如此拨动心弦的魅力?这样的语言是由哪些成分构成的呢?人是世界的主宰,因此对人的动作、心理、神态、对话、肖像的描述应该是作文的主体语言风筝花简谱;但单有人构不成一个多姿的世界,作文亦然。如果不是写入、记事的其他文体作文怎么办——语言也需要调料(辅佐语言)——世间万物所具备的声、色、味、形等多种元素:具备了主体语言和语言的作料,同样用那么多的文字去组合,为什么有的洋洋洒洒、笔下生花,有的却干巴枯燥呢?这就归功于语言的表达技巧:能不能充分运用修辞、幽默、虚实结合让文字流光溢彩。
由此可见,作文的表象特征是观察,梳妆打扮靠语言,生命的律动是思维。三者构成了作文的基本生命体,相依相辅,缺少语言美容的作文生命是残缺的。
二、语言是作文“法”之机理
不少老师或家长有这样的迷惑:孩子爱读书,书也读了不少,可是为什么作文还是写不好呢?写作文时书上的好词好句怎么用不上呢?于是,有些家长甚至责备孩子:那么多书算是白读了!这是家长对读书的误解,也是读书功利的误区——读书就是为了写好作文。对此,我们不妨换位思考,扪心自问:我们自己读的书不少吧,读过的书中的内容曾经在写作中用过多少?
孩子还小,思维和他们的年龄一样稚嫩,对于知识积累的运用,如何能达到旁征博引、信手拈来的娴熟?
我们虽体谅孩子,但还要强调运用,因为只有运用知识才能称得上能力。就作文而言,运用好词好句需要老师的引导,也要有“法”可依。我们不妨打个比方来说明积累和技法的关系:农民播种要想求得较高的发芽率,须犁开垄沟,在垅沟里下种。没有垄沟,有种子也很难发芽:没有种子,垄沟犁得再深也不会有胚胎萌芽。如果我们把积累的知识看作种子,把运用的技法看作犁开垄沟,是不是就明了了积累和技法互为依存的重要关系?
基于“犁开垄沟”的职责,借鉴大呈优秀篇章的行文特点,在无数次作文指导中构思、提炼、归纳,一个简洁实用的小学生作文模式逐渐由模糊走向清晰,最终定位为:“背景+主体(人或物)+辅助(人或物)”的操作性作文模式。
模式诠释
背景:优秀作文的标准是还原生活。生活中的人和物不会像舞台上追光灯照射下那样单一和孤立,他(它)无论置身在哪里,无论时间几何,都是在一定环境下出现或存在。退一步说,即便是追光灯下的人或事物,追光的光线也是一个特定的背景。按照“还原生活”的原则,我们无论写人、记事还是状物,都要将文中的人、事、物(作为主体的时候)所处的特定背景描述出来。
“背景”是“六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感觉)观察的一个综合整体,它有大有小,动静各异:可以是残灯摇曳的明灭变换,也可以是有大树伫立的稳重庄严:可以是“草色遥看”的含羞静谧,也可以是“白雨如珠”的汹涌喧嚣:可以是“孤云独去”的默默宁静,也可以是“雷鼓撼岳”的沙场恢宏:可以是“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娇柔妩媚,也可以是“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苍凉悲壮……
“背景”描写的基本技法犹如影视剧拍摄:镜头先在一个大的生活“面”扫描,为故事发生或人物出场拉开序幕。这个扫描的“面”就是人物活动或故事发生的“背景”。我们把影视剧拍摄的方法迁移进作文,把拍摄的影像形成文字就成了模式中的“背景”描写基本方法:“把人和事放到景物当中,体现事中有景,景中有事,景中有人。背景描写要随着事情的发展不断变化。”
小学课本中的经典名篇都有这样的案例。
比如,《夜莺的歌声》开篇交代:“战斗刚刚结束,一小队德国兵进了村庄。大道两旁全是黑色的碎瓦。空旷的花园里,烧焦的树垂头丧气地弯着腰。”在这样的环境中,主人公出场,“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这歌声停了一会儿,接着又用一股新的劲头唱起来……”
这处环境描写突显的是“小夜莺”家园被德国鬼子掠毁后的残破景象,为下文“小夜莺”帮助游击队消灭德国兵做了铺垫。
再如,《小英雄雨来》开篇中这样描述雨来的生活环境:“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条还乡河,河里长着很多芦苇。河边有个小村庄。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的白雪。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把这几十家小房屋都罩在柔软的芦花里。因此,这村就叫芦花村。12岁的雨来就是这村的。”
这处环境描写了雨来“家乡的美丽和温馨”。有此家园,雨来能不热爱吗?这正是雨来捍卫美丽家园,坚决同侵略家园的日本鬼子做斗争的“根”。
在这篇小说中,随着情节的发展,“雨来在鬼子的眼皮底下跳河了”。因此,“大家呆呆地在河沿上立着。还乡河静静的,河水打着漩涡哗哗地向下流去。虫子在草窝里叫着”。这是随着情节发展变化的环境变化:“还乡河一如既往,还乡河里的动物依然如旧。”暗含着熟悉还乡河的雨来一定安然无恙。
“背景”不是作文的主体,只是主体人、事、物的陪衬或烘托,不能大篇幅描绘,以免冲淡主题,喧宾夺主。背景描写只是根据人或物出现的时间和地点,抓住周围环境中有代表性的两三种事物的形状、颜色、声音简单描述即可。而随着文章情节发展变化的“背景”是为了烘托情节悬念或人物心情,更需简洁洗炼。
“背景”描写在中低年级训练时,可以固化在文章开篇,其目的是强调一种习惯和意识。运用娴熟之后,则根据情节须要或作者喜好,虚实有度,恣意经纬。
“背景”的概念是开放的,是真实的生活“气场”在笔下的呈现。所以,我们可以把景物作为背景:描写原野四季,草叶春秋,花开花落,云海迷蒙,雾中百态,太阳的情绪,夜空的活泼,月亮的圆缺,水的喜怒,风雨同舟,雷电明灭,菜长菜短,果圆果扁,风筝翩翩,灰尘喧嚣等等:可以把动物作为背景:描写鸟飞鸟鸣,昆虫的低舞,小猫小狗的情绪,鸡鸭的自在闲适等等:可以把人物作为背景:描写非主体人物个体或群体所保持的状态或简单的行为动作,甚至是情绪、声音或心跳等:我们还可以把静物作为背景:拔河用的绳子,操场边大树上的鸟窝,委屈者的眼泪,潇洒的雨滴,台灯的光线,裤子破损的裂口,手上的伤痕,脸上的灰印等。需要强调的是,静物是一种特殊的背景,也是作文模式中的辅助细节,主要是衬托主体人物的心境。比如,昨晚作业没写完,体育课时老师把小明留在教室补作业。“他环顾四周,一切都那么严肃,黑板绷着脸,课桌垂着头,连屁股底下这张不甘寂寞的凳子也放弃了往日’吱吱呀呀7的轻唱……”这个情节把黑板、课桌、凳子作为背景,它们的状态及联想正是主人公暗淡心理的写照。
“背景”描写可以应用到所有的作文形式中去,包括写人的、记事的、状物的、抒情的……只要把所描述的主体人、物放在“背景”当中,依照“背景+主体(人、物)+辅助(人、物)”的模式构思、运笔,主体人或物的立体化就一定能烘托出来。
主体人或物:特指作文描写的主要角色。
写人记事的文章以人为主,写景状物的文章以景物(动物)为主。以写入记事为主的文章人是文之宗,主体人物的细节描写是在人物所处的情节中综合运用其外貌、内心活动、语言、神态、动作特征来表现人物特点。如何表现这综合的手段?借助“六觉”综合的观察。
写景状物的文章主体是区别于人的动物或植物,抑或大千世界的自然现象。这样的事物描写概言之是“六觉”观察的综合体现,不仅要描述事物本身形、色、昧、声的静态和动态,还要根据事物独具的特点广泛想象,由此及彼,由左到右,展示的形象是情景的真实再现。
辅助人、物:作文情节中出现的“配角”。
辅助人、物的表现或形象描写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是陪衬主体人物,放大主体人物的境遇或特点。比如《他又惹麻烦了》中主人公没系红领巾,进校时被值周生拉到队伍外批评教育。“这时候,他的同桌排着队走过来了。一看他那霜打茄子的模样,同桌按捺不住幸灾乐祸的喜悦,对他挤挤眼,翻动嘴唇,变换着口型,用口语告诉他:‘我要去告诉老师。’……从他面前走过的同学都投来注目礼,有的捂着嘴吃吃笑着:有的眼睛一挤,食指、中指叉开一举,无声地叫着‘耶’。”这段文字是辅助人物描写,通过不同人的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主人公的处境尴尬、难堪”。
为了区别于主体人物,避免主次不明,描写辅助人物只用一个方面的特征去表现——要么外貌,要么语言,要么神态,要么动作。(上面举例可以看出运笔的简约)至于内心活动,辅助人物一般不用。即便是有所运用,也是间接的“揣测或猜度”——根据他的状态或动作展开的猜想。
辅助细节不仅可以用人来表现,有时候也可以借助一般事物。比如《同桌的钢笔丢了》中同桌的钢笔丢了,同桌很自然就会联想这支钢笔可是他的心爱之物:这支钢笔的模样如何美观,上面还有一幅怎样引入注目的美丽图案:这支笔有着不平凡的来历,写出的字光滑流杨、规范端正,为这他没少受到表扬……钢笔只是辅助的“物”,钢笔自身特点及其作用的构思更体现了主人公丢失后“珍惜”的情感。
模式运用示例
如何运用“背景+主体(人、物)+辅助(人、物)”写作模式写好作文细节?
示例一:《街头》
设计理念:套用作文模式,叙述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平凡小事并融进综合的细节描写。
启发谈话:如果让我们写一件有意义的事,不少同学在家长的引导下,会写“帮助老人过马路”的事,以助人为乐定位“有意义”。即便就以这样的素材写作,我们为什么写不具体呢?那是因为我们没有综合运用身体的各种感知器官去观察。
我们今天来尝试着用道具表演这个情节。
老奶奶道具:拐杖,塑料袋里装满了菜:面具等。
实地情境:十字路口的红灯亮了。
细节一:背景探究
每次经过大街上的十字路口,你会看到些什么?
人:什么样的人,都在干什么?交流的时候要把语言表达生动具体。(老人们手提购物袋慢慢地向前走着:学生们背着书包匆匆而过:年轻的叔叔骑着自行车横穿马路:还有些阿姨牵着小狗悠闲地散步。)
车:有什么样的车,都有什么不同的状态?(三轮车拉着乘客缓缓行驶,公交不亢不卑地展示着自己的威风:面的、小轿车嘶叫着竞相追逐。)
既然是十字路口,必然少不了一样提示人们或行或停的东西,那是什么?
这时候红灯突然亮了,那红彤彤的样子让你联想到了什么?——人的眼睛。
为什么红了呢?(值了一夜班,熬红了双眼。)
还有什么情况会使眼睛变红呢?(看到行人车流不遵守规则,生气了。)
还有呢?
细节二:演(主体人物)细节
戴面具的老奶奶出场。(讲台就是人行道,过马路需要走下讲台。)
谁来描述一下这位老奶奶的外貌?充分交流观察与思维的成果。
表演情节发展:老奶奶右手拄着拐杖,左肩上挎着沉甸甸的布袋,左手提着满满一塑料袋的蔬菜,在”行道上”缓缓地走了两步。
谁能看出老奶奶行动的特点?(老奶奶步子缓慢,拄着拐杖,可以看出身体病弱,有气无力。)
能不能把动作再细化一点?(拐杖前伸,枯瘦的右手使劲一拄,右腿缓缓抬起,慢悠悠地迈出了一小步。)
布袋里装着什么?(估计是土豆、苹果等。)为什么?
塑料袋里装着什么?从露出的梢头能看出来吗?
情节继续发展:老奶奶一不小心摔倒了。
老奶奶摔倒时,你看到了什么?(拐杖一滑,身子一个趔趄,右腿膝盖一弯,跪在地上:身子一倾,手中和肩头的袋子都掉在了地上。)
袋子里的菜跑出来没有?像什么?描绘一下形态。(苹果、土豆,像一个调皮的娃娃,蹦跳着,滚翻着,在马路上嬉戏玩耍。)
老奶奶摔疼没有,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神态,动作,声音。)
这时,一辆车“吱”的一声在老奶奶面前停了下来。老奶奶有什么反应?司机呢?
细节三:探究辅助人物
这时候,街头的行人都有什么反应?有什么行动没有?
你看到这里,心里想些什么?怎么做的?
再次渗透背景:这时候周围的景物有没有变化?
示例二:
设计理念:把一个训练点扩充成生活的面—一运用一个情境的写法写相似的事。
把手放下来
每周的升旗仪式,面向国旗的时候,同学们都会举起右手,庄重地向国旗致以崇高的敬礼。可是这一天却发生了一件不寻常的事件。
一、略写前奏
周一早晨,伴随着广播喇叭“嘟嘟”的集合号声,各班同学会怎么做?这队伍像什么?走出教学楼的阵势又像什么?(像一条条长龙,头连着尾,一节节从楼道里蠕动出来。)
队伍里有没有声音,这声音怎么来的?(你一言我一语地悄悄说着话)这噪杂的声音最像什么?(烧沸的开水)
如果描写安静,你怎样以动写静?
二、背景探讨
一会儿功夫,操场上已经有了变化?说说个体什么样子?这场面让你联想到了什么?(比如,一个个像直立的小树肃立着,横成排竖成行,多像电影里古代战场上的阅兵。)
你看到墙边的竹林的动态了吗?竹叶翻动传来什么声音?几棵大树梢头的几个小鸟在干什么?(想象热闹的动态情景)
三、场面描写
这时候,随着主持人的什么话语,传来了什么音乐?出旗完毕,主持人以什么声音庄严宣告了什么?听到主持人的宣告,大家都怎么做?
一时间,操场上扬起了什么?(手的林,手的海洋等。)
“起来……”随着激昂的国歌,国旗有什么变化?(缓缓爬上了旗杆顶端,随着微风起舞,五颗五角星发出熠熠的光芒。)
升旗完毕,主持人一声什么宣告,让全场人的动作发生了什么变化?
四、主人公描写
可是,这时候谁没有听到指令?他还在怎么做?他的动作像什么?(身体直直的,像一根木桩,扬起的手臂像嫁接在木桩上的嫩芽。)脸上的表情呢?眼睛里呢?从他的表情你能猜出他仿佛在想些什么?(联想先烈浴血奋战的战场,邱少云、董存瑞、黄继光、狼牙山五壮士等英雄人物的壮举。)
周围的同学看到他不一般的表现,都有什么反映?(有的窃窃私语,有的指指戳戳……)
主持人看到了这个情况,会有什么表情?用什么动作制止?他看到没有?还是在怎么做?(依然固执地保持着自己的姿势)
他旁边的的同学都在为他害臊?会怎么做?(小声提醒)他听到没有?
这时主持的老师拿起了话筒,说了什么?(提示的话)
他后面的同学用了一个动作提示,什么动作?
这时候,他才意识到自己成了全校瞩目的焦点。
他会有什么的心情?什么动作?什么表情?
你怎样评价这位同学的表现?
五、情节迁移
你觉得这样一个尴尬的人物表现还会在哪些场合出现?
比如,上课喊起立,有一位没站起来:音乐课上,吹竖笛吹错了谱子,唱歌唱错了调子:小朋友玩耍砸烂了邻居的花盆,他不知道,别人都跑了,他还在那里站着:体育课老师要求跑步三圈,同学们都停下来了,他还气喘吁吁地继续着:语文老师读课文一二段,大家都停下来了,他还向第三段延伸呢……(注意特定的环境描写)
“背景+主体(人、物)+辅助(人、物)”模式只是细节的构思框架,不能称为作文。好比人和动物具备了骨骼,还需要肌肉、脂肪、血管、筋腱、皮肤等其他生命机理才能具备生命活力。而这诸多的生命机理就是由字、词、句构成的基本语言单位和修辞、修饰、幽默等起化妆作用的语言表达技巧。有了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和表现力,我们才能依“法”把生活中的一个微不足道的小点”,比如一次提问、一次误解、一次聚餐在笔下膨化,使一个微不足道的情节开出灿烂的火花。
(本文选自《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2016.1-2)
以上就是很酷很孤独为大家整理的《风筝花简谱(风筝画简单又美丽)》文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本文链接:https://www.musicbooks.cn/170142.html欢迎转发给有需要的朋友!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