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二年级说课稿古诗(篇1)
教学要求:
了解两首古诗的诗句的意思。
了解诗的作者的相关知识。
理解诗句所蕴含的道理。
《江南春》作者唐代诗人杜牧。
释题:江南春,顾名思义,描写江南的绮丽春色。同时又慨叹南朝覆灭,流露兴亡之感,寄托了讽喻之意。
一二句写今:
千里江南,到处是绿叶红花,到处是水村山郭,到处是酒旗招风,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春色无边景无限的画面。
三四句吊古:
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意图托庇神灵,江山永固,可是时移事易,当年的四百八十寺,还有多少佛台经院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中呢?
《春日偶成》作者宋代诗人程颢,这首诗是作者春日郊游,即景生情,意兴所致写下来的。描写了风和日丽的春日景色,抒发了春日郊游的愉快心情。
一、二句写景:
淡云、轻风、红花、绿柳,加上近午的日光,长流的河水,多么自然有致的大好春景啊!
三四句抒情:
身处这宜人春色里,使人陶然若醉,可是有谁知道他内心的快乐,甚至还以为他像少年人一样偷闲贪玩呢?
指导反复朗读,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
习作二我的建议
教学要求:
指导阅读例文,感知建议的内容与基本特点。
指导阅读习作要点提示,了解建议应该怎样写。
指导学生按要求写一篇关于春游的建议。
一,范文引路
引导学生自读例文《我的建议》,思考:
这篇习作与一般写景的习作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点拨提示。
这篇例文主要是提出建议,写建议要去的地方的景物,是让大家想去。
二,深入讨论,掌握写法。
指导学生自读习作要点提示,思考:
建议应该怎样写才能被大家采纳?
讨论交流。
写建议最重要的是理由充分,写的时候要把自己建议要去的地方些具体,要有真情实感,要能说服别人。
三,动手写作,巡视指导。
四,认真誊写。
小学语文二年级说课稿古诗(篇2)
一、教材简析
《赠刘景文》一诗的大意是: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一年最好的景致你要记住,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时节。这首古诗是写秋末的景色,第一句以荷败、菊残,写出了秋末的特征。接下来诗人以橙子的金黄与橘子的青绿,把深秋的景色点缀得色彩鲜明而富有生气。诗人在此一反悲秋的调子,突出了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擎雨盖指荷叶。第二行诗赞颂了菊花的残枝有傲霜凌寒的气概。
《山行》一诗的大意是:在石径蜿蜒、白云缭绕的秋山深处,有人家居住。诗人被一片火红的枫叶吸引住了,停车观看,不禁发出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感叹。深秋在诗人笔下并不萧条冷落,而是嫣红满目,生意盎然,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鼓舞。这首诗形象生动,色彩鲜明,是一篇千古传诵的佳作。
二、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喜欢背诵古诗,有条件的,背诵课文以外的古诗。
三、教学设想
两首古诗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秋天的盎然生机。学习古诗,重在朗读、背诵,在反复诵读中,感悟诗歌的韵味和意境的美好。
四、教学用具:字词卡片、图片等
五、教学时数:2课时
六、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学习《赠刘景文》
(一)看图说话
看图,说一说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二)初读感知,了解古诗大意
1自己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集中学习要求认的字。
(1)、同学互教识字
(2)、小组合作识字:小组讨论怎样记这些生字。比如,利用偏旁的表意功能识记,做动作识记等。
3自由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4小组读,合作学习,理解词义。
(三)再读感悟,想象诗歌画面
1、教师介绍诗人情况,再听教师范读,学生先自己模仿读,读准字音,读出韵律节奏。
2、自由读,结合图理解诗意。学生自己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不懂什么?
3、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点拨:课堂讨论疑难词句,教师可以通过投影或多媒体课件重点讲解擎雨盖、傲霜枝的意思,帮助学生读懂诗句。
3师生交换读,双向反馈。学生可不断模仿教师读,教师可针对学生不足指导读,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初步感知这首古诗的大意。
(四)启发想象,感情朗读、背诵
1教师描述诗意,激发学生想象。反复朗读,感受意境;
2有感情地朗读、引导背诵;美读品味,体会诗情。
感受古诗的韵律节奏美。
(五)想一想,议一议
你认为一年最好的时节是哪个季节,为什么
第二课时
学习《山行》
(一)小组合作讨论自学
1根据学《赠刘景文》的经验,讨论确定本组学习方案。
2按自己组的方案自学。
(二)师生合作,解决疑难
1、每组提出学习中的疑难处
2、老师和其他组的同学与他们一起讨论解决。
(三)启发想象,感情朗读
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象。
2学生练读,一边想一边读。
(四)感悟诗意,熟读成诵
1学生自由读,借助插图感悟诗意。
2找伙伴,练背诵。
(五)指导写字
1、分析字形或用编顺口溜的方式识记要求写的字,如风吹树枝摇,折断小枝条枫;自言自语记。还可用生字卡片开火车检查巩固。枝枫两个字都是木字旁,要重点指导写好木字旁,注意木字的捺在木字旁里变成了点。
2、观察范写,学生练习书写。
(六)朗读、背诵古诗
1把自己课内、课外学的古诗背给同组的同学听。
2开古诗朗诵会,每个组出两个节目,一个集体朗诵,一个个人朗诵。
(七)实践活动
看课文后的小朋友说:我还会背别的古诗,现在就背给大家听。学着这位小朋友的样子,把自己课外学的古诗背给同组的同学听,还可以教同组的同学背一首自己课外学的古诗。
附:资料袋
1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放,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上独具一格。
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长安)人。杜牧的诗文集《樊川文集》共二十卷,他的诗豪放、旷达、俊逸。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
2写秋天的古诗
秋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子夜吴歌
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灞上秋居
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小学语文二年级说课稿古诗(篇3)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读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相思》并背诵.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读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相思》并背诵.
教具准备:
课件或实物.
教学过程:
导入
出示红豆或课件,图片.
师讲红豆的特点.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写红豆的诗歌.
板书课题:相思
解题:思念.
自由读诗
画出生字.
读准节奏.
相思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学习生字
读此ci此物,此事,此地.
注意与些的区别.
指导书写生字
出示生字8个.
组词识记.
师进行指导识记.
此,客,何,背,尾,房,屋,层
师范写.
生书写.
朗读诗歌《相思》
自由读诗.
师引导读诗.
(1)大家找找,哪一句写了红豆(红豆生南国)
(2)出示红豆(可以是图片)
出示地图(长江以南叫南国也叫江南)
红豆生长在什么季节,找一找,读出来.(春来发几枝)
出示挂图,红豆树枝繁叶茂,红豆累累.
师引导:这红豆美么大家想把这份美读出来么
齐读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如果你要离开故乡了,会带走故乡的哪些东西
(泥土,水,树叶,红豆)
(9)师:对.江南的水,土,叶,豆代表了故乡,所以诗人这样写.
愿君多采撷,(希望你多多采摘)
此物最相思.(这东西最会引起人们思念故乡)
挂图了解诗意.
红豆生长在江南,春天来了红豆常得十分茂盛.
希望大家多多采摘,这东西能引发大家思念故乡.
大家想想学过哪些写到思念的诗.(静夜思)
对故乡的思念还用什么样的语调朗读
请一学生示范读.
评价.
读出红豆树的美.
读出了对故乡的思念.
大家齐读.
背诵古诗.
六,拓展思维
再出示几首有关思念的诗,让学生课余读一读.《静夜思》,《忆江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作业
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读余下的6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回乡偶书》并背诵.
感悟诗歌中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回乡偶书》.
背诵《回乡偶书》.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识记此.
听写三个词语.
背诵诗歌.
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偶(少)鬓衰客何
2,同桌交流读生字.
3,容易学的生字不教.
重点教以下几个生字.
偶(偶然)鬓(鬓毛)衰(衰老)
出示诗句测读.
回乡偶书
乡音无改鬓毛衰
笑问客从何处来
初读《回乡偶书》
自由读诗,找出读不懂的词,句.
交流.
汇报并解决.
乡音:故乡的口音.
鬓毛衰:鬓角的头发花白了.
相识:不认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笑着问客人从什么地方来.
朗读指导.
解题:回乡偶书
回到故乡偶然写下的(或有感写下的.)
师:大家读懂了哪一句
师:面对一点都不认识的老人,儿童会说什么请同学们表演一下.
朗读全诗.
感悟诗歌小结
这首诗中的诗人回到了久别的故乡,他多么高兴啊,可是却遇到了一群可爱的小孩,小孩的问话让老人感慨不已,于是他写下了这首《回乡偶书》.现在请大家齐读诗歌,读出诗人回乡的快乐与惊讶,读出小孩的可爱,真诚.
小学语文二年级说课稿古诗(篇4)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5个生字,联系课文语境,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的词语,再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并写出《村晚》所描绘的景象。
4、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力。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难点:
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注:斜体字为多媒体课件内容)。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引导回忆、背诵以前学会的古诗,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
2、出示诗题:村晚
(1)解题:启发学生用逐字理解、补充意思的方法读懂诗题,初步了解这首诗描绘色的景象。
(2)简介作者:雷震,宋代诗人。
二、初读,感知诗意。
1、提出要求,指导自学。
2、检查自学效果:
(1)读准字音:指名让学生分句朗读,相机出示生字,指导识记。
音形义
bēiexcl;被()○1池塘
陂陂(○2池塘的岸
坡()○3山坡
xin衔()请
衔街()查
衍()字
衡()典
漪
牧
横
(2)读好诗句:重点指导学生按古诗的节奏读好诗句。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三、细读,理解诗意。
1、默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字词,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
2、交流议答,使学生明确:
第一行诗:
○1指名读。
○2这一行诗里的池塘和陂你是怎么理解的?(池塘:池子的堤岸。塘:堤岸。陂:
池塘。)
○3看书上的插图,哪部分是和这一行诗句意思相对应的?(学生指着投影幕回答:图的下部
画了池塘和两岸,池水满盈盈的,两岸长满青青的草等。)
○4点示:由于池塘和陂意思相同,所以这一行诗的意思也可说成草满陂,水满池
。两个满表示了水草丰美的样子,写得生机蓬勃。(板书:草、水满)
○5谁能说一说这行诗的意思?(池塘堤岸上长满了绿油油的草,池塘里涨满了水。)
第二行诗:
○1指名读。
○2这一行里的衔是什么意思?点击衔进行链接,屏幕上出示:衔:用嘴含,叼。
○3山如何衔落日?请同学们看图想象,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同桌同学讨论讨论。
动画演示:太阳渐渐落下,夕阳夹在两山之间。
交流议答:课文中的衔是什么意思?(本文指落日西沉,半挂在山腰,好像被山含住
了。)
图上哪一部分和山衔落日相对应?(学生指着投影幕回答:图的上面部分画面和山
衔落日意思相对应)
寒漪这个词你是怎么理解的?点击进行链接,屏幕显示:寒漪:漪指细小的波纹。寒漪是指傍晚夕阳下的暗绿色波纹。
浸是把东西泡在液体里,课文中作者是说把什么浸泡在寒漪中呢?
点击进行链接,屏幕画面的下方出现一塘池水,水面呈暗绿色,水面隐隐约约出现
山衔落日的倒影(板书:山衔落日浸寒漪)。
谁说一说这行诗句的意思?谁再连起来说说一、二两行诗句的意思。点击进行链接,齐读
第一、二两行诗句和意思。
第三、四行诗:
1、指名读。(板书:牧童归去横牛背信口吹)
2、牧童指什么人?(这里指放牛娃)
归去表示回到哪里去?(回到村里去)
看图:横牛背你是怎么理解的?(横骑在牛背上)
3、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这两行诗你是怎么理解的?
展示动画:牧童从远及近慢慢走来,并配上贺绿汀的《牧童短笛》作为背景音乐。
指名说说这两行诗句的意思。
点击进行链接,齐读三、四行诗句和意思。
四、熟读,背诵课文。
1、朗读指导:
(1)提示朗读注意点:
○1这首诗的韵脚字是陂、漪、吹,要读得清晰,读出重音;
○2按古诗的节奏读好诗句。
(2)教师分行领读,学生跟读。
(3)学生练习读。
(4)指名读。
(5)集体齐读。
2、指导背诵:
(1)教师引读:草满池塘一
山衔落日一
牧童一
短笛一
(2)分组练习背诵:一组背,另一组听,然后再交换。
(3)指名背诵:比一比谁背得好。
(4)全班一起背诵。
五、巩固,完成作业
以上就是祖国的花骨朵儿为大家整理的《精选小学语文二年级说课稿古诗模板》文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本文链接:https://www.musicbooks.cn/15454.html欢迎转发给有需要的朋友!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